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主题:哲学虚实虚拟现实共治计算机视觉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动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科学进步的动力学模式
《科技导报》2024年第10期27-39,共13页郝刘祥 
检讨了关于科学进步的3种主流哲学理论的成功与不足,进而基于科学进步问题与现代科学起源问题之间的密切关联,系统梳理了三代科学史家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之本质的阐释。以弗洛里斯·科恩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运动学解释为基础,并参照蒯...
关键词:信念 理论 经验 科学进步 科学革命 动力学模式 
信任人工智能何以可能?被引量: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包傲日格乐 曾毅 
信任是脆弱的委托人面对风险,与受托人达成共同期望的过程。值得信任意味着人工智能需要有能力被信任。但现有人工智能信任说明皆存在困难: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仅是一个工具,外表伦理的信任路径面临责任逃脱;理性、情感与规范信任路径无...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 信任 外表伦理 脆弱性风险 
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伦理风险与虚实共治被引量:14
《哲学动态》2022年第9期43-48,127,共7页曾毅 包傲日格乐 
随着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日趋成熟,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视觉、云计算、移动网络等基础性技术的发展,“元宇宙”作为新兴聚合技术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有什么风险?如何负责任地治理“元...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聚合技术 伦理风险 区块链 云计算 
知觉信念的辩护——戴维森与麦克道威尔之争新解
《理论界》2022年第6期29-35,共7页薛立伟 
知觉信念的辩护问题在当代知识论和心灵哲学中存在持续的争论。戴维森认为,知觉经验是个体持有知觉信念的原因而非理由,不能为知觉信念提供辩护;麦克道威尔则认为,知觉经验具备了关于周围环境特征的客观表征内容,能够为知觉信念提供辩...
关键词:知觉经验 知觉信念 融贯论 概念论 单调的自然主义 
哲学与物理学相遇在量子世界被引量: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1期28-36,共9页郝刘祥 
文章通过分析量子力学中量子态的本体论地位问题、量子场论中何谓基本粒子问题,以及量子引力理论中时间是否存在的问题,表明科学理论的内核是一些基本的形而上学预设。文章指出,哲学与物理学的关系,颇类似于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因此在...
关键词:量子态 基本粒子 时间问题 实在 实体 关系 性质 
哲学何以影响科学?
《科学世界》2021年第1期1-1,共1页胡志强 
科学和哲学是人类两种伟大的智力活动。它们有各自的目标、问题和方法,有各自的思想成果和代表人物。但它们也相互纠缠和影响,相互检审和渗透。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不只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出自于人类思维的深度特征。科学为人们所熟悉的,...
关键词:智力活动 问题和方法 思维的深度 自然现象 观察和实验 哲学 经验性 
CSR的结构进路是经验叠加吗?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年第5期56-61,共6页刘辰 刘郦 
结构实在论是科学实在论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无论是认识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还是本体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其结构进路均是固定真理收敛的。而建构版本的结构实在论的结构进路却是非固定真理收敛的。那么在这种非固定真理收敛基础上的结...
关键词:结构 结构进路 固定真理收敛 经验叠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