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N

作品数:44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舒远招王树人何振华徐明汪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郭沫若学刊》《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ein”“■”与“■”--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诠释学与梵文“存在”的意义等值性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王涵 
对于存在问题的思索是海德格尔建构其存在论诠释学的原初动力。为了瓦解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终极意义,规避自柏拉图以来历代思想家所创制的统摄现象界的哲学信仰,海德格尔把追问的始源定位于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思想中,以“思言一体...
关键词:SEIN   此在 此-在 
Algebra or Grammar of the To Be(Das Sein,Τὸεἶναι)?Peano and Heidegger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2022年第12期681-689,共9页Giuseppe Boscarino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how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meaning of the term“to be”was disputed over by two research programmes:the Platonic-Aristotelian one up to Heidegger and the Pythagorean-Parmenidean-Democ...
关键词:BEING not Being and To be formal meaning and real meaning two traditions of thought or research 
“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还是“有意识的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das bewuβte Sein的翻译考辨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刘恩至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das bewuβte Sein这一词组长期以来都被译为"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但是,bewuβt一词通常只是在特定句式中作为表语时才表达"被意识到的"之义,而其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时则可以表达"有意识的""自觉的"等含义。因此,对da...
关键词:das bewuβte Sein “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有意识的存在” 本体论 
实在谓词一定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吗?——就Sein论题中实在谓词的理解与胡好商榷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2期24-25,共2页舒远招 
胡好所说的“实在谓词难题”与“Sein不是实在谓词”论题相关。撇开其系词含义,Sein(存在)等同于Dasein(存有)或Existenz(实存),因而“Sein不是实在谓词”可以被理解为“存在(=存有或实存)不是实在谓词”。胡好据此提出“实在谓词难题”...
关键词:谓词 实存 自相矛盾 实在 论题 
随意的翻译与有问题的解释——谈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新旧译本的翻译问题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54-166,211,共14页王路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哲学”(17JJD720001)
无论being(Sein)一词本身是不是系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系词含义是它的主要含义。最保守地说,至少它字面上就有系词含义。所以,应该将being译为"是",应该在汉译字面上体现出它的系词特征和系词含义,并且应该主要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它。...
关键词: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  being(Sein) 存在 系词 理解 
实在谓词一定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吗?--就Sein论题中实在谓词的理解与胡好商榷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2期67-77,共11页舒远招 
“Sein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是康德反驳本体论证明的著名论题。在《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一文中,胡好为了解决他所说的“实在谓词难题”,即“实在谓词不是实在谓词”的表面冲突,把该论题解读为“主观综合的现实谓词”不是“...
关键词:本体论证明 Sein论题 实在谓词 分析命题的谓词 
语境中的“Sein ist offenbar kein reales Pradikat”被引量:4
《现代哲学》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刘凤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历史哲学新论”(19FZXB04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先验的理想”一节阐述了上帝与有条件者的规定和被规定关系,这构成“上帝的存有之本体论证明的不可能性”这一节的重要语境。而康德在其本体论证明的批判中对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的区分,也必须与该语境相结合;由...
关键词:康德 上帝 存在 逻辑谓词 实在谓词 
论康德Sein论题中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从二项解读模式到三项解读模式被引量:5
《哲学动态》2020年第9期59-68,F0003,共11页舒远招 韩广平 
康德“Sein论题”中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究竟指什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或者把系词和存在断定词一概视为逻辑谓词,或者认为系词就是逻辑谓词,但其实只能把存在断定词理解为逻辑谓词——尽管在“Gott ist”命题中,系词...
关键词:本体论证明 逻辑谓词 实在谓词 实存概念的精确规定 
实在谓词一定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吗?——就Sein论题中实在谓词的理解与胡好商榷被引量:5
《现代哲学》2020年第4期77-87,共11页舒远招 
"Sein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是康德反驳本体论证明的著名论题。在《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一文中,胡好为了解决他所说的"实在谓词难题",即"实在谓词不是实在谓词"的表面冲突,把该论题解读为"主观综合的现实谓词"不是"客观综合...
关键词:本体论证明 Sein论题 实在谓词 分析命题的谓词 
L’assitance chinoise ne menace nullement la solidarité au sein de l’UE
《今日中国(法文版)》2020年第5期63-65,共3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