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

作品数:4066被引量:168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家瑾杜平管新福王立葛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书写国外研究综述——形象学中的“读者”视角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郭英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本土视阈下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1912-2020)”(21XWW006)。
美国诗歌中的中国书写研究不是仅论及美国诗歌和中国书写这么简单。本质上讲,该话题涉及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世界文学的对话。尤其从形象学角度探讨中国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形象塑造时,“我”/“自我”“他者”“异国形象”与“读者”...
关键词:美国诗歌 中国书写 异国形象 读者 他者 
视觉的想象与影像的真实——与廖拟谈《万里归途》的摄影创作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22年第6期122-126,共5页程樯 李旭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媒介融合时代现实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研究”(批准号:21BC039)阶段性成果。
廖拟富于想象力的摄影创作为《万里归途》提供了审美体验的临场感与沉浸感。“异国感”的表征与传达是影片营造视觉真实的着力点,而用镜头建构叙事张力、在光影与构图中塑造人物则是影片形塑独特影像表意系统的要素。“异国感”的塑造...
关键词:《万里归途》 廖拟 摄影创作 异国感 想象力 真实性 
异国体验与文化行旅——新诗发生学研究的一个视角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2年第6期33-38,43,共7页卢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作家域外出访写作研究(1949-1966)”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BZW147;南开大学科研资助项目“域外行旅与中国新诗”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ZB22000103。
揭示早期新诗人的异国文化行旅与新诗写作的关系,当属“新诗发生学”的研究范畴。近年来,围绕新诗发生学的研究已具规模,形成“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共生的学术态势。多数研究者注意到新诗人普遍具有的海外经验,将其视为作家创作的...
关键词:早期新诗 行旅 异国文化 外部研究 新诗写作 研究范畴 新诗发生 发生学研究 
谢六逸译介志贺直哉作品的意义——以《范某的犯罪》翻译为中心
《东疆学刊》2022年第2期44-50,共7页管新福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报刊翻译理论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BZW112。
谢六逸是民国时期我国日本文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和翻译家,在他翻译的大量日本文学作品中,志贺直哉及其《范某的犯罪》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小说使用了中国题材进行创作,读者可通过作品反观日本作家及民众如何想象作为“他者”的中国;二是志...
关键词:谢六逸 志贺直哉 《范某的犯罪》 异国题材 心理描写 
从历史“方国”到神话“异国”的断裂与重构——基于《山海经·海外南经》“贯匈国”的考证被引量:1
《民族学刊》2022年第6期76-87,146,共13页王淼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楚辞学递嬗与转型研究”(21AW003)阶段性成果。
神话传说与历史在早期发生与传播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混合的整体,在其传播过程中依赖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但二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常会发生神话传说与历史内容的断裂和重构,而基于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这一过程...
关键词:贯匈国 毌方 口头传统 图文结合传统 盾形物 
明代中朝使臣对异国的文化认知与体察初探——以“皇华集”与“朝天录”为中心
《东疆学刊》2022年第1期74-81,共8页杨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阈下的明清中国及朝鲜镜像研究》,项目编号:19XWW001。
有明一代,中朝两国使臣在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皇华集"和"朝天录"等文学典范。通过对两国使臣异国地理审美认知和审美心态的分析,对箕子、伯夷、叔齐等共同文化符号的文化认知和体察,可以发现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展现有明一代中朝两国彼此进...
关键词:明代 中朝使臣 文化认知 “皇华集” “朝天录” 
在异国的天空下——论古米廖夫创作中的“非洲情调”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140-153,156,共15页武晓霞 刘莎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吉皮乌斯创作主题研究”(20FWWB009)
古米廖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杰出诗人、阿克梅派的创始人。他个性浪漫,喜欢在旅途中寻找创作灵感,曾漫游过非洲、亚洲等地,足迹遍及英、法、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古老城市,远至非洲阿比西尼亚。对浪漫个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其诗歌创作的一...
关键词:古米廖夫 异域情调 埃及 阿比西尼亚 
日本九州大学所藏《异国船漂着记》所涉“漂流笔谈”考述——兼及“伪漂流事件”与幕府的应对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3期27-30,共4页谢汉卿 邢万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现的日本文献中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19BZS155);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06620053)阶段性成果。
九州大学所藏福冈藩黑田氏旧藏抄本《异国船漂着记》,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未公开刊行。该书主要介绍了1714年南京船与1718年咬留吧船漂流事件始末,对了解18世纪早期幕府处理漂流事件有史料学意义。该书辑录了一份"漂流笔谈",为1714年"...
关键词:《异国船漂着记》 漂流笔谈 “伪漂流事件” 走私贸易 
怪诞之美:18世纪英国的时尚与中国审美趣味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1年第1期108-122,206-207,共17页博达伟 周宁(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华审美文化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研究”(17ZDA016)阶段性工作
中国风是一种17、18世纪席卷全欧洲的艺术文化现象。博达伟认为,中国风对传统的审美价值观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它促进了18世纪英国的趣味和审美思潮的形成,拓展了审美对象的范围。在它所代表的感性审美中,与中国文化相阻隔的体验取代了...
关键词:中国风 异国情调审美 感性审美 时尚消费 女性审美主体 
文化想象与身份认同:现代中国旅行书写中的异国情调被引量:1
《长沙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52-56,共5页林铁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作家旅行活动与文学关系研究”,编号:15CZW039。
旅行作为与中国知识分子相关的现代性事件,无论是服务于世界意识和空间拓展的叙事模式,还是借此建立起乌托邦理想的价值维度,抑或是表达对传统社会积弊的现实批判精神,都在不同程度上与现代性话语构成了相互交织的关系,成为现代中国启...
关键词:旅行书写 异国情调 文化想象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