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托邦

作品数:605被引量:167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邵燕君杨大春潘道正汤明洁张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外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苦妓回忆录》的异托邦叙事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罗文敏 肖佳昕 
福柯异托邦三种类型的空间理论思考,在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苦妓回忆录》中具有丰富的蕴含:妓院为偏离异托邦,接纳并包容社会边缘人,为他们提供庇护以及自我认同的机会;家宅为危机异托邦,同时兼具圣地和禁地的空间属性,成...
关键词:马尔克斯 《苦妓回忆录》 异托邦 自传式写作 
秩序异托邦:摩尔诗歌的空间解读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2期5-12,共8页吴林凯 黄晓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现代诗声音诗学研究”(21BWW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擅长将空间现代性转化为诗歌美学,其“反诗”特质别具一格。本文借鉴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和福柯异托邦思想,探究摩尔空间诗学,揭示现代性与“反诗”形式之间的同构关系。诗人通过异托邦书写重构自然空间的现...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 秩序异托邦 空间解读 
危机·偏离·幻觉——杰斯敏·沃德小说中的汽车异托邦书写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2期12-18,共7页黄漪澜 林元富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当代美国亚裔都市叙事中的‘漫游者’空间政治研究”(19YJC752029)阶段性成果。
杰斯敏·沃德是当代美国文坛展露锋芒的新秀,其代表作“荒木镇”系列小说刻画了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折射出种族间的不平等关系,揭示了当代黑人的生存困境。在这些作品中,汽车及其相关场景不断复现,形成了独特的异质空间,表征了形形色色...
关键词:杰斯敏·沃德 “荒木镇”系列 汽车 异托邦 
祛序与重构:阿尔比戏剧《三个我》中的主体之思
《当代外国文学》2021年第2期159-165,共7页张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启蒙文学经典与国家认同研究”(16AWW00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阿尔比笔下的‘真实’——爱德华·阿尔比戏剧意识形态研究”(17JK0748)的阶段性成果。
阿尔比封笔之作《三个我》再次聚焦"我是谁"这一重要母题,对主体身份展开祛序与重构的戏剧推演。本文依据福柯哲学中的"异托邦"、"认识型"和"自我关注"三个概念,解读剧中阿尔比对主体身份的拆解、祛序和重构,透视其创作末期对主体存在...
关键词:阿尔比 《三个我》 “异托邦” “认识型” “自我关注” 主体重构 
“一部自己的《圣经》”、一个“异托邦”--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另类空间解读
《当代外国文学》2020年第2期55-61,共7页王素英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WW005)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英国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以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举成名。作者将《圣经》作为基础文本纳入小说中,同时又对其作为权力话语的权威性进行挑战和颠覆,书写了"一部自己的《圣经》"。这部温特森"自己的《圣经》"通过童话...
关键词:珍妮特·温特森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圣经》 异托邦 
《霍默与兰利》中的异托邦叙事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18年第1期5-12,共8页朱荣华 
201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生命伦理书写研究"(14WWBOO1)的部分研究成果
在美国作家E.L.多克托罗创作的小说《霍默与兰利》中,科利尔兄弟的住宅是一个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偏离异托邦,铭刻着美国的文化记忆,而霍默的自传式写作则具有镜式异托邦的意义,是一次边缘话语向主流历史叙事突围的过程。《霍默与兰利》中...
关键词:E.L.多克托罗 《霍默与兰利》 异托邦 
边缘性的嬗变——论《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中的空间书写与身份认同被引量:9
《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3期63-69,共7页李贵苍 黄瑞颖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是印裔美籍女作家裘帕·拉希莉首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中的最后一篇,讲述一个美国印裔移民在两种文化世界的穿梭之旅中对于家园与身份的追寻。本文主要运用空间和身份理论,分析在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先后...
关键词:空间 异托邦 家园意识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