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

作品数:716被引量:3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忠义张晓翔郑伟宏汤铭钧曾昭式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玄奘因明思想论考
《佛学研究》2024年第1期388-388,共1页
汤铭钧著,中西书局,2024年1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玄奘因明典籍整理与研究”(16AZD041)最终成果之一,通过梵汉两方面文献及相关的藏文资料的比对和互释,研究玄奘所传的因明学说及其思想特征。在“论”(哲学解读)的方面,提...
关键词:西方逻辑 佛教逻辑 因明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玄奘 逻辑学家 因明思想 重点项目 
佛教逻辑学
《佛学研究》2024年第1期325-325,共1页
[日]宇井伯寿著、慧观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24年3月本译著所依据的《佛教逻辑学》(佛教论理学)是宇井先生唯一一部以因明为研究题材的学术专著,先是作为《佛教思想大系》第五卷出版于1933年,后被收录于宇井伯寿著作选集一,是近代日本...
关键词:宇井伯寿 因明研究 因明论式 佛教思想 古因明 新因明 逻辑学 划分依据 
窥基《因明大疏》对真似的判断说明
《佛学研究》2020年第1期71-82,共12页陈帅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代因明对梵文原典的诠释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9CZJ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佛教哲学的论证模式及相关文本解读”(编号:5311180103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因明学之中,对论辩结果的判断并非单纯的逻辑问题,更涉及到实践方面的考量。本文以因明论证的真似判断标准为关注点,考察窥基《因明大疏》的相关说明,借此一窥汉传因明对因明论证中有效性问题的理解与阐发。《因明大疏》对真似判断标准...
关键词:《因明入正理论》 《因明大疏》 真似判断标准 形式 功能 
《中论》《明句论》第二十五章中的四句分别被引量:2
《佛学研究》2020年第1期32-47,共16页王俊淇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月称《明句论》第一品研究”(19XNB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四句分别,即关于某一议题的四项选择,以及通过或肯定或否定四项选择而构成的一种论法。由于四句分别在形式上违背排中律等基本的逻辑原则,引起现代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这些先行研究普遍存在着:(一)过分倚重逻辑学的知识与视角,缺少从印...
关键词:龙树 月称 四句分别 逻辑学 因明 
试论唐初佛道论衡中的“本际”、“道”、“自然”之辩
《佛学研究》2013年第1期262-270,共9页黄崑威 
唐初统治者立国伊始即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儒学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隋文帝杨坚曾于开皇二十年(600),下诏废除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诏置国子、太学、四门生约三百余人,并于各郡县置生员.翌年,提出...
关键词:本际经 佛教因明 李仲卿 “道法自然” 《道教义枢》 佛道 道性 如来藏 因缘 论衡 一切众生 世间法 唐初 
论佛教因明研究的整体论方法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391-401,共11页郑伟宏 
本文用整体论方法解读印度佛教因明的两个高峰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的逻辑体系,讲清了两个因明体系的异同,纠正了国内外代表性论著对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的两个逻辑体系的种种误解。
关键词:陈那因明 法称因明 印度佛教逻辑史 整体研究方法 
近代以来日本因明学研究的定位与转向——从因明学到印度论理学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402-409,共8页肖平 杨金萍 
因明之学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以后,经历代僧侣之努力,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术体系。然而,明治维新令传统因明学受到西方逻辑学的冲击,为此,僧侣们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即首先将因明学重新定位,继而通过广泛吸纳西学之研究方法努力促...
关键词:日本 因明学 印度论理学 定位 转向 
佛教的论证方法和解脱的原理
《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364-372,共9页吕真观 
佛教的论证方法,是因明学的一部分。论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可以验证、有真假值的命题(宗旨)。论证的方法,包括立宗、辩因、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正教量。后三种,为知识的来源,又称为三量。三量之中,现量优于比量,...
关键词:因明 内明 现量 比量 正教量 
唐代三高僧对“真唯识量”的疏解
《佛学研究》2007年第1期117-126,共10页刚晓 
玄奘法师所留下来的"真唯识量"论式,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对现在所能见到的几部代表性唐疏进行解读,文轨法师、窥基法师因为亲承玄奘法师口义而精义颇多,认为"真唯识量"颇尽精微,乃为万世立量之轨。
关键词:因明 真唯识量 本质色 相分色 
关于佛教因明的共许问题
《佛学研究》2005年第1期244-252,共9页刚晓 
关于因明中的共许问题,在陈那论师早期的著作《因明正理门论本》(包括商羯罗主菩萨的《因明入正理论》)和后期的著作《集量论》中,其论述是有差异的。《因明正理门论本》(包括《因明入正理论》)中笼统地说得共许,而在《集量论》中以二...
关键词:因明 共许 二种比量 三种比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