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

作品数:918被引量:2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波王路倪向阳吴小安张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问讯出
《小学语文教师》2022年第5期83-85,共3页
“俗话说”要加冒号吗杜老师: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一个问题,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和《京剧趣谈》中有这样两句话: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俗话说“一静不如一动”,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样是“俗话说”,为...
关键词:统编教材 浙江省象山县 无声胜有声 冒号 实验小学 引号 两句话 
“马”应该加引号吗
《小学语文教师》2021年第3期83-84,共2页陈薇 
陈老师:读了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就可以知道,"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妹妹手中的柳条。那么,题目以及倒数第2自然段"一匹出色的马"这句话中,"马"是不是应该加上引号呢?北京市北京小学通州分校高怡高老师:"这是一匹...
关键词:统编教材 比喻句 陈老师 引号 自然段 课文 
这里该用书名号还是引号
《小学语文教师》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杜永道 
杜老师:统编教材五年级《习作:写读后感》中说: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主拟主标题。这段话里两个题目的名称加的是引号,是否妥当?谢谢。
关键词:主标题 读后感 统编教材 书名号 引号 五年级 习作 副标题 
为什么没有回引号?
《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第3期81-81,共1页陈薇 
陈老师:在集体备课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时,我们发现课文中第13自然段至第15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这似乎不符合我们的引号使用规则。
关键词:自然段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吗
《小学语文教师》2018年第7期144-144,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鱼游到了纸上》(鲁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句: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是:“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指聋哑青年与其他观鱼人不同,爱鱼画鱼到了痴迷的地步。”我认为,这里的引...
关键词:特殊含义 《鱼游到了纸上》 引号 《教师教学用书》 四年级 鲁教版 老师 聋哑 
这个“辩论家”引号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2018年第7期145-146,共2页杜永道 
杜老师: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之“我的发现”时,其中第三句话——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课上有学生回答“在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直接引用,这是同学们平时对伽利略的称呼,作者引用了这个称呼”。
关键词:引号 辩论 语文园地 直接引用 四年级 人教版 伽利略 同学 
问讯处
《小学语文教师》2018年第3期72-72,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第八册第27课)一文中第1自然段有一句话: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教师们对这里的引号有争议。有的认为,这里的引号是“特殊含义”。这篇文章赞扬了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的品质,作...
关键词:引号 《鱼游到了纸上》 特殊含义 “引用” 自然段 第八册 人教版 玉泉 
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12期74-74,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请问引号中有两个句号,算一个句子还是两个句子?我认为引号中的句子是两个句子,它是说两件事,应该是两句话,可是有的老师认为是一句话,比如教材中这段话: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栽了排梨树,它告诉小伙伴们:“我栽的梨树...
关键词:句子 梨树 引号 老师 猴子 中这 教材 
这是转述句吗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11期75-75,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采访的对象是棵树》中有一句":临死前,他(指老班长)对连长说,开出一块熟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沙漠的最前端吧,再栽上一棵树,我就不信,五尺的汉子还捂不热一块地,养不活一棵树。"该句如果是直接引用老...
关键词:转述 直接引用 六年级 湘教版 老师 引号 
问讯处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6期76-77,共2页杜永道 
杜老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中有这样两个句子:1.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2.他不是那种听话本分的乖宝宝,他是镇上的孩子头儿.
关键词:引号 快乐大本营 历险记 六年级 人教版 老师 宝宝 孩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