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书院

作品数:88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岩厦谭树林严锡禹卞浩宇肖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英华书院在近代中文报刊史上之地位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4期151-162,共12页谭树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华书院研究(1818-1873)”(批准号:13BZJ026)阶段性成果。
以推广基督教在华传播为宗旨的英华书院,在近代中文报刊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马六甲时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及《天下新闻》;迁往香港后则出版了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
关键词:马礼逊 米怜 《察世俗》 《天下新闻》 《遐迩贯珍》 
英华书院与晚清女子教育
《国际汉学》2019年第1期134-140,205,共8页潘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百年史>(1807-1949)"(项目编号:17ZDA195)的阶段性成果;福建师范大学社科高级别课题培育项目"理雅各手稿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IXS001802)资助
晚清女子教育基本发端于海外,初期与基督教会关系极为密切。英华书院迁入香港后,理雅各的妻子玛丽·莱格(Mary Legge,1816—1852)创办了英华女学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具有时代意义的英华女学校所留下的文献记载和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
关键词:英华书院 女子教育 理雅各 简阿莎 
英华书院英语教育活动刍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82-87,共6页王坦 李迎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本土化路径研究"(BIA160135)
英华书院是马礼逊和米怜按首先在海外以华人为对象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它是一种游离于传统教育体制之外的新式教育,但其在学生和教师的选聘、课程设置与考察方式、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先进理念,成为...
关键词:英华书院 英语 教育活动 
英华书院之印刷出版与中西文化交流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241-251,共11页谭树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华书院研究(1818-1873)"(项目编号:13BZJ026)阶段性成果
英华书院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刷出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马六甲还是香港时期,印刷出版均为学院主要工作。尤其是1856年以后英华书院不再授课,更藉印刷出版得以延续。印刷出版之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体现在...
关键词:英华书院 印刷出版 中西文化交流 
英华书院与晚清翻译人才之培养——以袁德辉、马儒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安徽史学》2014年第2期63-72,共10页谭树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华书院研究(1818-1873)>(13BZJ02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东印度公司研究>(10LSB008);南京大学人文基金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英华书院,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亦颇有成就,袁德辉和马儒翰无疑是其中最负盛名者:袁德辉成为林则徐翻译班子重要成员,马儒翰则担任英方首席翻译。他们以其翻译作为对晚清中外关系乃至中外文化交流施加了...
关键词:英华书院 袁德辉 马儒翰 翻译人才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