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汉译

作品数:227被引量:2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旭杨立学王宝童王东风王改娣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译艺诗才双合力,诗人诗译有诗魂--芶锡泉教授译诗访谈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武敏 芶锡泉 
国家社科项目“基于情景化话语的粤港澳大湾区交叉文化语用问题研究”(20BYY06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学自译的互文性研究——以李彦自译为个案”(GD20WZX02-12)阶段性成果之一。
针对选择译诗的标准、重译、译诗的原则、语言与文体等问题,芶锡泉教授主要表达了以下观点:译诗选择名家和代表性作品;重译是修订错误、优化译文的机会;译诗应“信”与“美”兼顾,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巧用四字词组优化译文,凝铸诗魂;...
关键词:英诗汉译   韵律诗 白话诗 
英诗汉译对早期新诗影响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66-75,共10页李小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建设(1917—1949)”(16ZDA240)。
以翻译诗歌为中介,新诗完成了对外国诗歌的移植、模仿与借鉴。科学、民主、自由、解放等启蒙精神借助译诗深刻影响了新诗的内容;译诗语言欧化的词汇、时态、文法结构促使新诗语言由古代文言向现代白话转变;直译的翻译思想直接推动新诗...
关键词:英诗汉译 新诗 五四文学 
以平仄代抑扬 找回遗落的音美:英诗汉译声律对策研究被引量:20
《外国语》2019年第1期72-82,110,共12页王东风 
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百年诗歌翻译的诗学谱系研究"(17JZD04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四时期西诗汉译的诗学与文化批评研究"(13BWW013)
有关英诗汉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所讨论的方面从内容到形式几乎已经面面俱到,但有一个问题却至今没有涉及,即节奏单位中的声律问题,具体而言为节奏单位内的声音变化的规律,这几乎成了诗歌翻译研究的一个盲区,甚至禁区,因为一般认为,英...
关键词:诗歌 翻译 声律 以平仄代抑扬 
郁达夫英诗汉译散体化现象考察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张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8BWW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06JA75047-99014)"中国英诗汉译史论"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西方描写翻译学理论,尝试在白话文学语境下通过个案分析,结合20世纪初叶中国的文学团体创造社的重要成员郁达夫译诗与译论,考察其翻译中表现出的散体化现象。文章重点从诗学观和翻译规范的角度,分析早期以汉语白话为译...
关键词:译诗 白话 散体 张力 诗学观 翻译规范 
历史的重构:一部中国英诗汉译断代批评史的构想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09年第2期72-76,共5页张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6JA75047-9901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8BWW021)"中国英诗汉译史论"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撰写一部英语诗歌汉译诗论的初步构想。该课题从现代翻译学的视角探讨至抗日战争爆发为止中国的英诗汉译情况,涉及两个不同特质的时期:"五四"以前的萌建期和自"五四"起至1937年的发展期。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新的历史观重构一部翻译...
关键词:诗歌 翻译 批评史 重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