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伶

作品数:149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厉震林王萌筱曾维华秦宇霞邹元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过虫”——宋代戏剧艺人的精神呈现与刚性品格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4年第1期161-172,共12页贾喜鹏 
山西省社科联2022至2023年度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中国古典戏曲剧目分类研究”(项目号:SSKLZDKT2022142);202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立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研究”(项目号:J20231260)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把当时的戏剧艺人称为“无过虫”,其内涵的核心虽指向艺人的讽谏功能,但这无疑是艺人们最集中的精神呈现,也是其刚性品格的彰显。这种精神与品格既恰逢时代的适宜土壤,又肇源于历史的继承。对于认识演员的历...
关键词:宋代 优伶 无过虫 精神 品性 
一个濒危剧种的传承与新生
《时代邮刊》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刘小草 
400多年前,宜黄县这个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也曾是颇负盛名的“戏乡”。因为水路便捷,沟通粤闽,明清时期的宜黄是商贾往来之地,舟船如梭。繁荣的商业活动推动了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那时的宜黄优伶云集,见证过中国戏曲史上最高光的时刻...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牡丹亭》 戏剧大师 汤显祖 优伶 颇负盛名 宜黄 商业活动 
优伶讽谏
《喜剧世界(上)》2023年第5期36-36,共1页迂夫子 
讽是一种精妙的刺,擅讽者以妙语做针,往往一击便中要害。这很像名医针砭,不同之处在于病患常常满怀期待,对名医感恩戴德;而被讽者却不会认为自己“有病”更不会以为讽者是在“治病救人”。被讽而生恐惧、痛苦、悲伤乃至恼羞成怒。
关键词:讽谏 优伶 名医 
南宋临安的歌舞与杂剧
《杭州》2022年第23期60-61,共2页曹晓波 
南宋临安的歌舞与杂剧,除了瓦舍勾栏,还有社火巡游、大小堂会。其中最具规模的,要数官家堂会,优伶阵势大,还出自修内司教坊调教,演艺比瓦舍勾栏上乘。演歌舞与杂剧的优伶,有优与伶之分。优,即优人,也称俳优(音pái yōu),其中有插科打...
关键词:瓦舍勾栏 插科打诨 杂剧 优伶 俳优 修内司 堂会 优人 
宋朝优伶艺胆包天
《特别关注》2022年第8期44-44,共1页吴钩 
宋杂剧"务在滑稽",但"滑稽"并不是宋代"滑稽戏"的最大特色,其最大特色是讽刺时人时事,即所谓"优谏".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宋朝杂剧伶人究竟怎么编派世务、讽谏时事.大中祥符至天禧年间,杨亿、钱惟演、晏殊、刘筠等词臣"以文章立朝,为诗皆...
关键词:李商隐 西昆体 钱惟演 杨亿 刘筠 馆职 大中祥符 文人学士 
临安城的瓦舍与优伶
《杭州》2022年第14期60-62,共3页曹晓波 
南宋临安城的瓦舍,也称瓦子,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一共有二十三处。以城墙为界,城内的属于修内司管辖,城外的归属殿前司。修内司主管大内总务,其中教乐所负责皇城内演出与优伶的培训调拨。临安府的府尹,到了年底,有一项工作,就是早...
关键词:《武林旧事》 优伶 修内司 临安府 善歌者 瓦舍 殿前司 
清代宗族社会中的优伶禁忌及其原因初探
《四川戏剧》2022年第3期20-23,共4页邓弟蛟 刘泽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宗祠剧场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CZW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清代民国西南方志所载戏剧史料整理与研究”的结项成果。
清代宗族社会,宗族成员总是寻找合理事由在宗祠剧场中举行较大规模的演剧活动,以满足族人的祭祀之需和耳目之娱,同时又制定族规,禁止族人以优伶为业,并严禁其与优伶通婚,对优伶的态度明显矛盾。究其原因,一是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二是...
关键词:清代宗族社会 优伶禁忌 戏曲表演 择业观念 
守正直而佩仁义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22年第2期16-16,共1页王章材 
五代时,后唐的张承业管理宫廷钱库:一天,庄宗皇帝李存勖急需钱赏赐优伶,他素知这位管库刚正不阿,便在钱库中设下宴会与张承业共饮食途中,又叫儿子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舞罢,李存勖拿出自己的宝带和一百小钱为赠,然后指着桌上的小钱和宝...
关键词:李存勖 张承业 优伶 宝带 刚正不阿 
微言大义:古代优伶谏言及其社会政治取向
《艺苑》2021年第6期24-28,共5页孟明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江南戏剧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编号:21CB173);西交利物浦大学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中江苏傩文化的传承与利用研究”(编号:KSF-E-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优伶作为一个特殊的艺人群体,在演剧及与人交流中,言语呈现多面性,有常语、谀语和谏语之分。其中谏语多数有关社会政治,往往带有“弦外之音”,彰显“微言大义”。他们在祭祀、节令、宴饮等场合,利用接近帝王臣宰等政治人物的机会,以滑...
关键词:优伶 谏言 教化 社会政治 
试论宋代不同时期的优伶政治表达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11-13,共3页丁腾宇 
宋杂剧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一直没有与政治脱离联系。宋杂剧的表演者,伶人也经常利用杂剧的滑稽性来做出自己的政治表达,从王安石变法时期到蔡京执政时期的北宋,从秦桧专政时期到史弥远执政时期的南宋,伶人的政治...
关键词:宋代 杂剧 伶人 政治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