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

作品数:412被引量:2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华斌左鹏军解玉峰吴新雷傅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沪上秋华 艺韵流觞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第6期1-1,共1页
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中,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跨越古今界限,诉说着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梦想。在传统与当代的交叉点上,周信芳先生以“麒麟童”之名从上海起步,勾勒出海派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轮廓。梅兰芳、周信芳双星并寿,一者完...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如约而至 《茶馆》 《生命册》 悲剧意蕴 生命意象 国际大都市 周信芳 
郑怀兴的贡献 在《生而为戏:郑怀兴先生纪念文集》新书发布会暨郑怀兴追思会上的发言
《福建艺术》2024年第12期35-36,共2页郑雷 
大约是2015年秋冬之际,福建戏曲进京展演。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召开的研讨会上,时任福建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到会讲话,他说:“他们报给我一份福建文化名人名单,我发现少了两个人,需要他们一定加上。这两个人是:郑怀兴,舒婷。”的确...
关键词:郑怀兴 中国戏曲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新书发布会 舒婷 纪念文集 李书磊 福建戏曲 
《马前泼水》在中国戏曲史源流与发展
《剧影月报》2024年第6期30-32,共3页杨淅 
“戏曲”一名初见于宋元间人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的《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正音歇。”此“戏曲”二字指演戏之曲。元末夏庭芝《青楼集》中称:有芙蓉秀者,婺州人,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院本名目 吴用 夏庭芝 剧曲 
域外中国戏曲史书写——以英语世界四部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5期130-141,共12页潘铮铮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海外汉学视域下20世纪中国戏曲史译介与编撰研究”(项目编号:Y202455111);浙江开放大学“312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自20世纪初起,中国传统戏曲进入域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专书对于中国戏曲史的处理,最初是对名篇名作的译选,其后出现戏剧史专论,进而视戏曲史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出现切入某个主题、以“文化”兼具“...
关键词:海外汉学 中国文学史 中国戏曲史 英语世界 文学史书写 
“新文科”视阈下高校史论类课程思政路径探究——以《中国戏曲史》图像式教学法为例
《中国京剧》2024年第10期94-98,共5页张永明 
2023年浙江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新文科”视阈下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路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23SB133)结项成果。
2018年8月,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前的半个月,中共中央在所发文件里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新文科”这一概念正式被提出。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教学已经不是简单满足知识技能的学...
关键词:教学实施过程 路径探究 艺术学科 高等教育 中国戏曲史 教学效能 知识和技能 学习主体 
浅谈《中国戏曲史》课程中涵盖的课程思政元素
《教育思想理论研究》2024年第8期1-3,共3页庞雅心 
安庆师范大学校级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教育改革与实践”(2022aqnujyxm55)阶段性成果。
《中国戏曲史》是戏剧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这门课程在梳理中国戏曲发展脉络的同时,涵盖了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如“诚信”品德的塑造、艰苦奋斗与顽强拼搏精神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信、爱国精神的弘...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课程思政 艰苦奋斗 爱国精神 文化自信 
瓦当上的南戏寻踪
《寻根》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陈益 
林成行先生倾心于戏曲瓦当研究,二十年如一日,不畏辛劳作田野考察,在废墟瓦砾间细心搜集,反复鉴别,伏案研究,终于结出丰硕成果。43万字的《温州瓦当与南戏遗踪》(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借瓦当上的南戏戏文,探寻中国戏曲史的源流,开拓...
关键词:饕餮纹 上海古籍出版社 动物纹 瓦当 中国戏曲史 图案设计 文字纹 田野考察 
月亮脑门
《中国少年儿童》2024年第5期22-25,共4页朱玉平(编绘) 
在中国戏曲史上,关于包拯的剧目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独特的戏剧“包公戏”。包拯脸谱主色是黑色,象征着他的铁面无私、刚正耿直、不畏强暴、不媚权贵、不徇私情。白色的眉头紧锁,体现出他忧国忧民。老百姓们都叫他“包青天”。
关键词:久演不衰 中国戏曲史 眉头紧锁 包公戏 包拯 忧国忧民 
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即将开幕
《中国京剧》2024年第4期96-96,共1页
梅兰芳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大师,也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其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继承与创编了数百出经典剧目,创立了京剧“梅派”,并带领中国戏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纵观近代中国戏曲史,如果列举一位在世界戏剧之...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研究院 中国京剧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经典剧目 舞台实践 中国戏曲史 渊源有自 
一个濒危剧种的传承与新生
《时代邮刊》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刘小草 
400多年前,宜黄县这个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也曾是颇负盛名的“戏乡”。因为水路便捷,沟通粤闽,明清时期的宜黄是商贾往来之地,舟船如梭。繁荣的商业活动推动了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那时的宜黄优伶云集,见证过中国戏曲史上最高光的时刻...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牡丹亭》 戏剧大师 汤显祖 优伶 颇负盛名 宜黄 商业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