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庭芝

作品数:60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俞为民滕先森徐建红项阳陆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戏曲》《南大戏剧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殷都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前泼水》在中国戏曲史源流与发展
《剧影月报》2024年第6期30-32,共3页杨淅 
“戏曲”一名初见于宋元间人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的《词人吴用章传》:“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正音歇。”此“戏曲”二字指演戏之曲。元末夏庭芝《青楼集》中称:有芙蓉秀者,婺州人,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院本名目 吴用 夏庭芝 剧曲 
元代戏曲“伎剧”观探析
《中华戏曲》2024年第3期39-54,共16页刘二永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8CB16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美学史”(项目编号:2022M711991)
戏曲观是关乎戏曲性质及其发展趋向的重要问题,因其综合性的特征,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要素的侧重,便形成不同的戏曲观。元代,胡祗遹从生长环境的视角指出元杂剧为“伎剧”,这不仅体现了娼妓为元杂剧的演剧主体、被关注焦点的现实,强调了...
关键词:伎剧 胡祗遹 夏庭芝 戏曲观 
夏庭芝《青楼集》的戏曲舞台评论观及其延续
《艺苑》2019年第2期69-71,共3页刘洋 
《青楼集》是一部以记述元代演员事迹为主要内容的表演理论著作,其文献价值往往体现在对戏曲表演史料的提供上。本文试图挖掘《青楼集》所蕴含的戏曲舞台评论思想,从夏庭芝的创作目的出发,重点阐释夏庭芝的"色艺"评论观和其对表演风格...
关键词:《青楼集》 夏庭芝 评论 延续 
《青楼集》研究回顾与反思
《文教资料》2018年第12期59-60,92,共3页肖午杰 
元人夏庭芝作《青楼集》记倾世诸美,弥补了戏曲表演艺人记载过少的不足。然而当今众多学者引用其作品研究中国戏曲理论发展史时,其历史见解和考据态度值得商榷和反思,主要体现在评述《青楼集》的历史定位、艺人的生态和文人与艺人的关...
关键词:夏庭芝 《青楼集》 艺人 研究反思 
《青楼集》的创作心态及其呈现的艺人生态
《殷都学刊》2017年第4期67-74,共8页王亚非 
《青楼集》是一本正文只有六七千字、文字极其简练的记录元代艺人的戏曲著作。由于其产生于元代,并记录了大量非常罕见的元代演剧史料,《青楼集》一直为后世戏曲理论研究者所关注,成为和《录鬼簿》并驾齐驱的元代戏曲研究著作的"双璧"...
关键词:青楼集 夏庭芝 创作心态 艺人生态 
论夏庭芝《青楼集》女性类传的书写姿态
《神州》2017年第11期5-5,11,共2页潘彤 
《青楼集》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唯一一部记载戏曲艺人的女性类传,始终以严肃的书写态度对青楼文化中的女演员进行审视,将女演员们纳人到文人的视野加以观照,高度评价女演员的艺术水平与地位,表达对她们的深刻同情与理解,体现出独特的人文关...
关键词:《青楼集》 夏庭芝 元代女演员 书写态度 
元代文人与歌妓交往述论——以夏庭芝《青楼集》为中心被引量:3
《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40-53,共14页陈琳琳 
夏庭芝的《青楼集》记载了元代文人与歌妓的大量交往事迹,为探讨元代文人与歌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青楼集》可知,在元代,无论名公显宦还是浪子文人,都与歌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带动了元曲多样化艺术风...
关键词:《青楼集》 元曲 歌妓 元代文人 
古代士人与青楼女子
《书摘》2015年第10期62-65,共4页孙立群 
考察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活,不能不提及他们与青楼女子的交往。青楼女子即娼妓,青楼一词最初指阀阅之家,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唐代以后,“青楼”逐渐广泛地用指妓女所居。元人夏庭芝的《青楼集》,便是为妓女...
关键词:《青楼集》 女子 士人 古代 夏庭芝 妓女 曹植 元人 
20世纪戏曲表导演研究概述
《中华戏曲》2015年第1期95-108,共14页王艺睿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元代即有关于表演与演员的研究,如胡祗遹的"九美说"、燕南芝庵的《唱论》、夏庭芝的《青楼集》。明清两朝,随着戏曲的发展繁荣,出现了一批系统、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如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
关键词:审音鉴古录 南词引正 潘之恒 魏良辅 王骥德 夏庭芝 《闲情偶寄》 李渔 四功五法 程砚秋 
《青楼集》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时代教育》2015年第1期163-164,共2页林玮 
夏庭芝的《青楼集》和钟嗣成的《录鬼簿》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史上两部重要的著作。与《录鬼簿》相比,关于《青楼集》的研究较为沉寂。自四十年代以来,部分学者陆续对其版本、著者、演员、角色、扮演、戏曲观等问题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关键词:《青楼集》夏庭芝 历史 现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