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育种

作品数:2057被引量:7928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余增亮李文建李金国蒋兴村庞伯良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微生物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与微生物液滴培养筛选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10
《微生物学通报》2022年第3期1177-1194,共18页唐晨旻 张劲松 刘艳芳 唐庆九 冯娜 唐传红 王金艳 谭贻 刘利平 冯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801919);上海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201905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攀高计划。
安全和高效的微生物突变及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微生物功能发掘、功能创制和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及重要支撑。有效的生物育种技术及高通量筛选技术成为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点。其中,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
关键词: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微生物液滴培养 筛选 食药用真菌 进展 
不同育种技术在乙醇及丁醇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被引量:5
《微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3期976-983,共8页刘孟荧 黎秋玲 李志 张庆华 周智友 李汉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66014);江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GJJ160388);江西农业大学国家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810410015);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9232305387)。
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能源物质的生产是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渗透压及产物毒性效应等不良环境因素,常导致生产菌株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产物转化效率。因此,获取高产及抗逆性强的...
关键词:生物燃料 生物丁醇 诱变育种 现代生物技术 
一株高蛋白含量小球藻TX的分离鉴定及其诱变育种被引量:4
《微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3期821-828,共8页谢凤行 周可 张峰峰 赵琼 孙海波 王姝 赵玉洁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研究与实验项目(2018007);天津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示范工程项目(17ZXYENC00070);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19JCTPJC57700)。
【背景】小球藻由于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在水产养殖上可直接作为鱼、虾、贝类的优质饵料。【目的】对从养殖环境中分离的小球藻进行诱变,选育生长快、蛋白含量高的突变株,为水产养殖天然饵料生产提供优良藻种资源。【方法】以从养殖...
关键词:小球藻 诱变育种 总蛋白 可溶性蛋白 
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2
《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第9期2201-2212,共12页宋冰 付永平 李丹 叶建强 徐安然 王菲 苏文英 代月婷 郭昱秀 李晓 李玉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5031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No.2014CB138305);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吉高平合字No.2014B-1);吉林农业大学校内启动基金(No.2015007);吉林省科技发展项目(No.20140101148JC)~~
诱变育种是一项借助诱变剂人为的诱导突变,创造出杂交育种中无法创制的新性状的育种技术。自然界中的突变只有0.1%,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到3%左右,比自然突变高100倍以上。诱变技术已经在食药用菌育种中广为利用,本文针对诱变育种的原理...
关键词:诱变育种 突变 新性状 食药用菌 原理 方法 应用 
生防链霉菌ZM-16的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及其微波诱变育种被引量:5
《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第12期2442-2449,共8页曾羽澈 李应党 杨志荣 冯甦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1SZ0008);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No.2011DFR31220)
【目的】链霉菌ZM-16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发酵产物的主要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D。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其抗真菌活性,并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对菌种进行改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产量,从而为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实践应用奠定...
关键词:链霉菌ZM-16 放线菌素D 生物活性 药敏性 生理性质 微波诱变 
酵母乙醇耐受性状遗传不稳定的表观遗传探讨
《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3期424-429,共6页孟春 王航 任鸿桢 李锋 郭养浩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0J01204);福州大学人才基金资助项目(No.XSJRC2007-22)
诱变、驯化等传统手段获得理想性状的酵母菌株,其性能在传代和保存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性状丢失现象。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酵母菌株在传统的诱变、驯化等育种过程及其性状丢失的表观遗传的分子机理。采用驯化等手段选育耐乙醇...
关键词:诱变育种 遗传性状不稳定 H3K4甲基化 表观遗传分子修饰 环境因素 
热效应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5
《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10期1592-1595,共4页高兴强 黄运红 戴菲 付学琴 龙中儿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8GZN0058)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热效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热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具有热诱变效应和热筛选效应,热诱变效应通过热引起DNA中G-C碱基对的置换实现,热筛选效应可以从其他诱变剂诱变的菌体中获得更高的正向突变率。
关键词:热诱变效应 热筛选效应 诱变育种 
瑞拉菌素产生菌RL-2的诱变育种被引量:4
《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8期1212-1216,共5页苟丽霞 安德荣 刘双发 李晶 
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07AA021503)
本研究以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RL-2(Streptomyces venezuelaevar.qinlingensis RL-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及紫外线加氯化锂的复合诱变方式对其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在复合诱变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为45s和氯化锂浓度为0.4...
关键词:链霉菌 诱变 瑞拉菌素 拮抗性能 
黑曲霉α-鼠李糖苷酶高产菌株的选育被引量:11
《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陈华根 倪辉 李利君 肖安风 苏文金 蔡慧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0610030);福建省青年人才创新基金(No.2007F3073);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No.3502E-2006-3016)
本文首次报道利用Davis方法制备的透明圈法筛选α-鼠李糖苷酶高产菌株。用甲基磺酸乙酯对出芽8h的黑曲霉孢子进行诱变处理,用透明圈法初筛出的菌株中,产量提高40%以上的突变菌株占11%;用摇瓶培养对初筛出的菌株进行两轮复筛α-鼠李糖苷...
关键词:黑曲霉 α-鼠李糖苷酶 诱变育种 透明圈 发酵 
Cp-S316菌株抗细菌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高产突变株选育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6期847-852,共6页杨少波 王娟 张楠 周启升 曹宁宁 姜维 刘训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1245)
通过测定大肠杆菌K12(Escherichia coli K12)菌悬液的OD260的变化,研究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p-S316抗细菌活性物质对其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p-S316抗细菌活性物质可损伤大肠杆菌K12的细胞膜,从而引起胞内...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 活性物质 抗菌机理 诱变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