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

作品数:1404被引量:2655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小华汤永禄江智敏廖庆喜杨四军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9)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稻茬小麦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栽培模式研究被引量:12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5期616-623,共8页丁锦峰 阚正荣 朱新开 李春燕 封超年 彭永欣 郭文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42.3140131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3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KJA21000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Z2014166);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为探索适宜的稻茬小麦栽培模式,基于本课题组近13年的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了播期、基本苗和肥料运筹对稻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而构建不同高产栽培模式,并比较其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能力。结果表明,适播(10月29日^(-1)1月4日)...
关键词:稻茬小麦 高产稳产 节本增效 栽培模式 
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稻茬小麦光明麦1号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调控被引量:17
《作物学报》2016年第1期123-130,共8页徐晖 崔怀洋 张伟 丁锦峰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42);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3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KJA2100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扬州农业科技攻关项目(YZ2014166)资助~~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当前小麦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以光明麦1号为试验品种,利用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稻茬小麦的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NU...
关键词:稻-麦轮作制 氮肥表观利用率 小麦产量 农艺措施组合 
稻秸还田与播后镇压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核农学报》2015年第11期2192-2197,共6页顾克军 张斯梅 顾东祥 张传辉 石祖梁 许博 杨四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环保部水专项(2012ZX07101-00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2)1002];江苏省科技支持计划项目(BE2012438)
为探明秸秆还田与镇压处理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与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田间设置了秸秆还田(稻秸全量还田S1和稻秸不还田S0)与镇压(播后镇压R1和播后不压R0)2因素随机试验。结果表明,稻秸还田显著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平均下降了25.1%,导致最终...
关键词:秸秆还田 镇压 稻茬小麦 出苗 产量 品质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农学学报》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张斯梅 杨四军 顾克军 于建光 张恒敢 许博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区域秸秆全量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CX(12)100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江淮东部(江苏)水稻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0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区域种植业废弃物中氮磷养分管理及多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ZX07101-004)
为给秸秆机械还田利用和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 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
关键词:产量 免耕 浅耕 秸秆还田 效益 
稻茬小麦不同氮效率群体花后物质生产与衰老特性差异分析被引量:19
《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6期1063-1073,共11页丁锦峰 成亚梅 黄正金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729;31271642;3140131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KJA21000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扬州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目的】探讨稻茬小麦高氮肥利用率条件下群体花后衰老特征。【方法】2010—2012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扬麦20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纯N)为主区,设210.0 kg·hm-2、262.5 kg·hm-2两个水平;以施氮比例为副区,设基肥﹕...
关键词:稻茬小麦 氮效率 物质生产 衰老 
稻茬小麦不同氮肥利用率群体间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差异被引量:9
《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第2期251-257,共7页丁锦峰 黄正金 成亚梅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29;31271642;3140131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KJA21000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扬州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为给稻茬小麦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扬麦20为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施用比例和时期调控构建不同氮肥利用率(NUR)群体,研究不同群体间产量及其构成、籽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
关键词:稻茬小麦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施氮量对稻茬麦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及磷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
《西北农业学报》2014年第11期45-50,共6页石祖梁 顾东祥 顾克军 张传辉 杨四军 于建光 张斯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0)22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2)406];环保部水专项课题(2012ZX 07101-004)
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0、75、150、225、300kg·hm^-2)对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磷素吸收均以拔节至开花期为积累高峰期,且随施氮量增加,磷素吸收呈先增后降...
关键词:施氮量 稻茬麦 土壤速效磷 磷吸收 磷素平衡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华北农学报》2014年第4期226-231,共6页石祖梁 王飞 顾克军 张传辉 顾东祥 李想 孙仁华 杨四军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2)1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环保部水专项课题项目(2012ZX07101-004)
为明确稻茬麦合理的氮素施用及秸秆养分归还特征,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小麦群体干物质、氮、磷和钾积累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以基追比5∶5处理最...
关键词:氮肥运筹 稻茬小麦 氮磷钾 垂直分布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2014年第3期187-192,共6页石祖梁 王飞 张传辉 顾东祥 顾克军 杨四军 张斯梅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2)1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环保部水专项课题项目(2012ZX 07101-004)
为给稻茬麦磷素合理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基追比(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开花期为植株磷素...
关键词:氮肥运筹 稻茬小麦 磷积累 土壤速效磷 磷素平衡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被引量:4
《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第4期6-9,22,共5页顾克军 顾东祥 张斯梅 许博 杨四军 张恒敢 张传辉 石祖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9);环保部水专项(2012ZX07101-00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2)1002]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
关键词: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稻茬麦 草谷比 收集系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