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开

作品数:238被引量:3082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小麦籽粒弱筋小麦籽粒专用小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淮北地区优质小麦品种筛选
《农技服务》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刘秀秀 陈露婷 陈惠华 李子豪 胡侠君 李仕亚 徐鹏 李振宏 朱新开 
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2〕079)。
小麦为淮北地区主栽的粮食作物,但因审定小麦品种数量众多且缺乏有效的示范展示,对种子经营者与种植者科学选择品种造成困难,影响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为筛选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小麦品种,在淮北小麦主产区之一的...
关键词:小麦 品种筛选 苗情素质 抗性 产量 淮北地区 
磷钾肥施用策略对稻茬中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5年第2期254-266,共13页唐滢柯 葛雨洋 周吉鑫 白杨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1404)。
【目的】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磷钾肥用量和施用模式对稻茬中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养分管理技术支撑。【方法】2022—2023年在江苏省江都区进行小麦田间试验,种植制度为稻麦轮作,稻麦秸秆全部还田。以中...
关键词:中强筋小麦 磷肥 钾肥 产量 品质 
淮北地区长期秸秆还田下肥料合理减施对小麦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刘秀秀 陈露婷 陈惠华 王玲萍 仝斌 徐鹏 李振宏 朱新开 
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2〕079)。
为合理调整不同种类肥料配置比例,探讨长期秸秆还田下肥料合理减施对小麦持续生产力的影响,于2022年—2023年在江苏(睢宁)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以徐麦818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不同肥料减量配比(N-P_(2)O_(5)-K_(2)O)处理,进行淮北地...
关键词:秸秆还田 肥料 合理减施 小麦 综合生产力 影响 
淮北地区小麦缓释肥的应用效果及减施增效技术
《耕作与栽培》2024年第6期102-107,共6页刘秀秀 陈惠华 陈露婷 胡侠君 徐鹏 李振宏 朱新开 
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2)079]。
针对小麦常规施肥存在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施肥方式落后等问题,探讨新型缓释肥料在稻茬小麦上低碳减排增效的可行性,明确缓释肥在淮北地区减施节本增效的施用技术,并探讨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缓释肥两...
关键词:小麦 缓释肥 应用效果 减施 增效 
淮北地区量质效协调栽培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2024年第4期40-44,共5页刘秀秀 陈露婷 陈惠华 徐鹏 李振宏 朱新开 
江苏省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2]079)。
为验证小麦量质效协调栽培技术,研究不同播期、播量、肥料运筹对淮北地区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本地品种徐麦2100为试验材料,于2022—2023年开展淮北地区量质效协调栽培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量质...
关键词:播期 播量 肥料运筹 苗情素质 产量 
专业导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农学专业为例被引量:3
《智慧农业导刊》2023年第24期157-160,共4页胡雅杰 许轲 朱新开 魏海燕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2021JSJG107);扬州大学教改课题博士专项(YZUJX2021-C13);扬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无编号)。
农学专业导论是农科高校农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先天带有课程思政基因。为推进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课程育人,深入挖掘农学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于课程教学。同时,结合“院士专家现身说法+传统课堂”“书记...
关键词:专业导论 课程思政 农学专业 课程育人 教学模式 
解钾菌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6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17期5761-5767,共7页王乙富 朱新开 
盐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解钾菌(potassium-solubilizing bacteria,KSB)对盐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评估了不同浓度解钾...
关键词:解钾菌 盐胁迫 小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麦/稻秸秆还田氮在后茬稻/麦植株中的分配去向探析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23年第8期1047-1055,共9页姚远 马泉 郑国利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BE2022312);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ATS[2022]50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为探究秸秆还田氮在后茬稻/麦中的有效性及其去向,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两个处理,采用大田微区试验连续种植一季冬小麦和一季水稻,分析15N标记的水稻和小麦秸秆氮在后茬小麦、水稻不同生育时期...
关键词:水稻 小麦 15N标记 秸秆还田 腐熟剂 氮素分配 
基于四年一贯全程导师制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以扬州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生为例
《品位·经典》2023年第15期99-101,共3页李瑛 朱新开 郭文善 
扬州大学卓越本科课程建设工程(2022ZYKCA-11)。
创新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第一阵地,如何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本科教育中的热点问题。针对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近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推行本科生四年一贯全程导师制,...
关键词:四年一贯全程导师制 本科生 农学 创新能力 
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作物栽培学教学新模式探讨被引量:4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年第11期143-148,共6页朱新开 朱敏 刘涛 丁锦峰 
扬州大学卓越本科课程建设工程(2022ZYKCA-11);扬州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Xnfzzd202007、YZDXXNFZ202208)
虚拟仿真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在不同课程中开始应用。该文以作物栽培学为例,探讨了现阶段作物栽培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制约因素,从作物生长的时空限制性、学生学习的时效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实验教学的安全性等方面明确了整合...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 虚拟仿真 教学模式 新农科 融合 探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