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派

作品数:126被引量:12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罗时进曹培根赵永纪许健胡松庆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现代海上印人拾零之二十三--绿荫书屋叶隐谷
《书与画》2024年第11期32-37,共6页张炜羽 
邓散木(钝铁)为常熟赵古泥(石)高足,也是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俊卿)的第三代传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在上海不断举办展览,并开设讲座,广招门徒,篆刻创作与教育活动异常活跃。邓散木的“畸人畸行”与刚健险峻,恣肆纵横,充满形式装饰感的...
关键词:邓散木 篆刻艺术 吴昌硕 作者队伍 印风 虞山派 金石书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明代虞山派古琴中的音乐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40-42,共3页杨溢 
在明末清初之时掀起虞山派古琴的热潮,明代虞山派的兴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在常熟一带兴起,它被称作“古音正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知识和艺术形式。而虞山派古琴音乐风格以清雅、内敛见称。笔者在本篇论文中采用文...
关键词:明末清初 虞山派古琴 音乐传承 当代价值 
钱陆灿与虞山派诗学
《文学遗产》2024年第3期149-162,共14页冯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别集编纂及其文学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1&ZD254)阶段性成果。
钱陆灿虽然是虞山派继钱谦益、冯班之后的领袖,但其诗学却历来被视作虞山诗派之别调。实则他一方面受钱谦益的影响,秤击七子派流弊、提倡宋元诗;另一方面在汉魏六朝以至唐音的坚守和推源溯流式的辨体方式上与冯班相近。他以折衷理念调...
关键词:钱陆灿 虞山派 二冯 晚唐诗风 
溪山红树图
《金秋》2023年第20期33-33,共1页麦子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清代著名画家,虞山派鼻祖。其绘画以山水为主,创立了“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被称为“清初画圣”。王翚的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
关键词:王翚 耕烟散人 乌目山人 北宗 虞山派 写生 摹古 皴擦 
浅谈《溪山琴况》“和”况之“三合”——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统摄下的琴乐演奏论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4期60-62,共3页李亚桐 
《溪山琴况》是明代民间琴人徐上瀛所著,以“二十四况”作为著作之理论核心,是古代琴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与《乐记》《声无哀乐论》并称音乐美学“三书”。徐上瀛,号青山,娄东人。主要贡献有二:其一是发展、丰富了古琴美学之理论,撰写了...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 《溪山琴况》 音乐美学 《乐记》 徐上瀛 琴乐 虞山派 古琴美学 
从三个流派看《关雎》古琴谱传承特征
《中国音乐》2023年第3期135-143,共9页赵烨 
《琴曲集成》中共有57部琴谱收录了古琴曲《关雎》,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内在传承关系的《关雎》古琴谱;二是《关雎》琴歌谱;三是《关雎》律吕谱。浙派徐门谱、虞山谱与广陵谱共同构成《关雎》古琴谱发展主体。浙派徐门谱突出右手指法...
关键词:《关雎》 《琴曲集成》 徐门正传 虞山派 广陵派 
入海: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初的海派发展
《艺术品鉴》2023年第6期44-55,共12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周边的画家,带着吴门派、浙派、扬州派、金陵派、虞山派及毗陵派的遗风走进上海。如杨伯润(1837-1911)传扬着虞山派脉绪,齐学裘(1803年-?)则带来石涛的气息,张熊则把辉南田及吴门画换风带雨进了上海,任伯...
关键词:上海周边 虞山派 金陵派 19世纪中叶 陈老莲 任伯年 
浅析《溪山琴况》对二胡演奏的启示——以“和”为例
《喜剧世界(上)》2023年第3期117-119,共3页闫玉欣 
一、《溪山琴况》《溪山琴况》的作者徐上瀛又名徐青山,江苏人。自幼跟随虞山派名家学琴,后又奔波于南北各地学习琴技,以吸收各家之长。他曾在战乱年代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胸怀“济世”之志试图从军救国,但并未得到赏识,随后隐居,专注投...
关键词:二胡演奏 《溪山琴况》 徐青山 徐上瀛 虞山派 琴学研究 科举考试 
《诚一堂琴谈》引书特点研究
《收藏》2023年第2期62-65,共4页刘梦晗 
《诚一堂琴谱》两册8卷,约成书于1705年。撰者程氏琴人允基,字寓山,自幼喜好古琴,曾师从陈楚白学习,后拜虞山派大师徐上瀛的弟子夏溥为师。回到故里后,也多次外出游历,与当时著名的琴家探讨琴艺。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程氏的琴艺颇受各...
关键词:琴家 琴人 徐上瀛 虞山派 琴谱 
清初四王之王翚的绘画复古之风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年第8期131-133,共3页李偲毓 
清初“四王”被称为当时画坛的正统派,指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四人。四人中又包含两派,通常以其地域特征划分为以太仓的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派”,和以常熟的王翚为代表的“虞山派”。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出身...
关键词:康熙年间 王时敏 王原祁 虞山派 职业画家 王翚 复古 地域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