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转辙器

作品数:14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费维周黄斌唐匀生王平李文博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铁道建筑》《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铁道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ZD6转辙机电流数据的道岔转辙器健康状态划分
《铁道运营技术》2024年第4期1-5,共5页刘传柱 黄永捷 刘瑞琪 黄晓菲 韦涯 
为了能够准确评估道岔转辙器的健康状态,进而实现道岔转辙器“状态修”,以ZD6转辙机驱动的道岔转辙器为研究对象,采集ZD6转辙机在额定牵引力的100%-120%区间内不同负载下的工作电流数据构建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采用CNN-SVM网络进行健康...
关键词:ZD6转辙机 道岔转辙器 健康状态划分 电流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CNN) 支持向量机(SVM) 
单机牵引60 kg/m钢轨9号道岔转辙器转换特性被引量:3
《铁道建筑》2023年第5期45-51,共7页邵壮 骆焱 张东风 刘婷林 
以单机牵引60 kg/m钢轨9号道岔转辙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尖轨初始内力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滑床台摩阻力、牵引动程、尖轨固定端扣件数量对转辙器转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滑床台摩擦因数增大时,不足位移和转换力显著增加...
关键词:地铁 单机牵引 理论分析 转换特性 道岔转辙器 摩擦因数 不足位移 最小轮缘槽宽度 
城轨道岔转辙器的理论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1
《铁道勘察》2022年第4期121-125,共5页田苗盛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计划重点课题(2020YY330319)。
转辙器是道岔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精度直接影响道岔的安全性。为保证转辙器的工作安全,并为其设计、制造及养护维修提供理论基础,针对曲线尖轨道岔转辙器展开研究。依据轮轨耦合工作原理,重点对转辙器的曲线尖轨、直线尖轨、拉连杆等的理...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道岔设计 转辙器 理论计算 直尖轨 拉连杆 
信号系统与跨座单轨道岔转辙器接口设计被引量:3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8年第2期61-64,72,共5页刘刚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形式,具有适应性强、噪音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跨座式单轨道岔集导向和承重于一体,是有一定长度的道岔梁,一端可以移动,每片道岔梁均固定在一个支撑台车上,由台车上的...
关键词:信号 道岔转辙器 接口设计 故障一安全 
12号道岔转辙器单点牵引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2017年第12期90-92,共3页李红霞 柳亚楠 
在我国,既有12号道岔弹性可弯尖轨转辙器一般都是采用两点牵引,本文针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特殊要求,对12号道岔弹性可弯尖轨转辙器采用单点牵引进行了研究,对12号道岔采用单点牵引易发病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分析在设计改进、工艺措...
关键词:转辙器 道岔 单点牵引 电气化铁路 一体化设备 设计理念 牵引点 设置 
42号道岔转辙器及长导轨运输方案研究被引量:1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年第12期83-87,共5页刘飞 昌月朝 殷涛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试验任务(Z2013-037);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2014YJ097)
根据42号道岔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从装载方式和加固方式2个方面设计42号道岔转辙器及长导轨运输方案。在长钢轨运输技术的基础上,利用42号道岔转辙器及长导轨侧向刚度小的结构特点,制订4辆普通平车跨装运输方案,并且从垂向载荷、横向加固...
关键词:42号道岔 铁路运输 普通平车 装载方案 
道岔转辙器轮载过渡区段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6
《铁道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35-39,共5页孟祥红 王平 
研究目的:基于国内外对道岔转辙器轮载在过渡段范围内变化规律研究提出的道岔轮轨关系设计指标和结构不平顺设计指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道岔动力参数设计方法,编制成岔区轮轨静态接触几何关系计算程序,实现道岔转辙器轮载过渡段的快速...
关键词:道岔 转辙器 轮轨关系 动力参数 优化设计 
客运专线道岔转辙器部分轮载过渡段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5
《铁道建筑》2011年第9期100-102,共3页荆果 王平 
为了研究转辙器部分轮载过渡段尖轨承载断面设计对高速列车过岔时安全性与平稳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参数设计法和列车道岔系统动力学评估法,通过建立轮轨系统空间耦合振动仿真计算模型,主要对尖轨开始承载断面位置、降低值、完全承载断...
关键词:无砟道岔 转辙器 列车过岔平稳性 
冶金铁路道岔转辙器稳固装置研究与应用
《莱钢科技》2011年第2期27-28,39,共3页张明 蔡玉萍 姜立松 田杰 崔佃才 
在分析冶金铁路道岔转辙器部分病害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转辙器稳固装置的方案并进行自主研制,通过应用前后的比对情况,对稳固装置进行结构调整,以加强冶金铁路道岔转辙器部分的稳定性。
关键词:转辙器 加强结构 锁定稳固 
客运专线18号道岔转辙器整组吊装设计
《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第4期7-8,47,共3页贺勇军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客运专线18号道岔转辙器整组吊装分析模型,研究了起吊点数量对基本轨挠度及弯曲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基本轨最大挠度值和弯曲应力随吊点数的增加而减小。采用4吊点或6吊点设计均能满足客运专线18号道岔转辙...
关键词:转辙器 吊装 有限元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