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习俗

作品数:1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莉吉国秀姜晓丽吴金玲郭莲纯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文汇》《家庭百事通》《民族论坛》《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西崇左市壮族村落育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第31期107-110,共4页罗璇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西南边境地区壮族婴儿养育习俗的传承与变迁——以大新县为例”(项目编号:2019KY0781);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广西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GB377);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普惠性政策背景下崇左市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路径探究”(项目编号:JCJYYB2017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作为壮族的聚居地,其育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反映了壮族生育文化观念的演变过程。该文从婴儿的衣着、饮食、睡眠、疾病防治等方面概括了崇左壮族民众的育儿习俗。又从习俗演变的研究视角,对比崇左的壮族青年父母在生...
关键词:壮族 育儿习俗 传承与变迁 
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20年第5期13-22,157,共11页孟令法 
民俗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这种动态模式不仅可以为民俗的社会适应提供技术支持,有时也会导致特定民俗事象的衰亡。普遍流行于淮海地区的立春"戴春鸡"习俗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这项以婴幼儿为主体、针对天花的预防手段明...
关键词:科技创新 民俗传统 戴春鸡 立春 育儿习俗 
彝族俐侎人育儿习俗对儿童社会性别建构的功能探析
《红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53-55,共3页石林红 郑妍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彝族俐侎人女童社会性别构建中育儿习俗功能研究(2018JS529)
生理性别是先天的,而社会性别是后天获得的。彝族俐侎人育儿习俗折射出社会群体的社会性别观念,对儿童建构社会性别有重要影响。文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观察俐侎人在育儿习俗中对待男女两性儿童的具体差异,探讨分析彝族俐侎人育儿习...
关键词:俐侎人 育儿习俗 社会性别建构 
宝宝莫包“蜡烛包”
《家庭百事通》2018年第7期56-57,共2页郭敏 
在传统的育儿习俗中,老一辈都习惯于把婴幼儿像蜡烛一样包起来,认为这样可以预防“罗圈腿”。所谓“蜡烛包”,就是强行将婴幼儿双臂双腿顺直,然后包裹,最后捆成形如蜡烛的小包。
关键词:蜡烛 宝宝 育儿习俗 婴幼儿 
老济南育儿习俗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7年第9期60-60,共1页毛莹 
产后一个月是“满月”。“满月”是新生儿可以和外界接触的第一天,也是产妇完成“坐月子”过程的第一天。所以在过去,济南人很重视这一天。是日,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多送些宝宝服、长命锁等物,也有随钱者,以红纸包封,上写“长命百...
关键词:济南 习俗 育儿 新鲜空气 身心健康 满月 新生儿 产妇 
海南黎族传统育儿习俗研究被引量:2
《民族论坛》2015年第6期74-80,共7页余杰 
琼州学院海南省民族学前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海南黎族育儿文化的调查与研究>(QYXQ201204);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规划课题<海南黎族符号文化研究>(QMZJD2012-19)阶段性成果
一个民族的育儿习俗的形成,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其民族历史源流、宗教信仰等具有内在联系。黎族传统育儿的禁俗、礼俗与育俗等习俗不仅体现其中蕴含的黎族人民的生命价值和教育理念,也体现出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随着民...
关键词:黎族 育儿习俗 禁俗 礼俗 育俗 
摒弃旧观念,新旧育儿观大PK
《爱情婚姻家庭(中旬)》2015年第2期58-60,共3页
新时代的年轻父母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育儿理念方面也认可和接受现代化、科学化的育儿方法,特别是习惯于通过网络和书籍等来学习相关的育儿知识,而老一辈人在育儿方面有很多经验,但事实上有很多育儿方法却并不科学,甚至是有害...
关键词:育儿观 育儿方法 育儿习俗 科学化 育儿理念 育儿知识 现代化 传统 
社会性别视角下俐侎人的育儿习俗探析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34-137,共4页徐莉 石林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公平与女性观照: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女性参与研究"(07JA88002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
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期待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了,他们将这种期待融入当地的育儿习俗中。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儿童在求子习俗、生育和养育三个环节上有具体差异,其育儿习俗中的孕育、生育、养育过程中处处折射出当地人"男女有别"...
关键词:社会性别 俐侎人 育儿习俗 
布依族育儿习俗中的生之意蕴——对满月礼“种树”习俗的探究被引量: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31-33,共3页梁小丽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哲学社科类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学视野中的布依族育儿习俗--黔西南A村寨的个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xyyR01
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育儿习俗中的"种树"习俗就是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布依族"种树"习俗隐含了布依人对生命意蕴的深刻、透彻的理解,在布依人的思想意识里生命是应被人类...
关键词:布依族 育儿习俗 种树习俗 生命教育 
养育习俗与儿童责任心的培养——以多民族村八连的育儿习俗为个案被引量:2
《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56-61,共6页伍隆萱 
责任心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个体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教育、于个体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责任心不仅是每个个体必须拥有、应该养成,即必须持有的一种重要的个性品质,更是一种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人才进...
关键词:习俗 儿童 责任心 养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