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性分离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兰珍姜童李素美周爱琴王辉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农业学报》《种子》《中国棉花》《华北农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种子》2021年第3期107-110,共4页韩宏仕 张敏琴 高志宏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蓝型油菜多主茎半矮秆(矮秆)种质资源创新”(黔科合支撑[2017]2502);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基于胞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甘蓝型油菜Moricandia CMS恢复系选育”(黔农育专字[2017]013号)。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授粉控制系统是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安全、高效的授粉控制系统,因其育性稳定、恢复源广等优点,在油菜杂交育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的遗传机理,结合多年从事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的...
关键词:油菜 互作 核不育 育性 基因型 
油研9号隐性核不育遗传分配与表现型的研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4,17,共5页袁德奎 
长达10年的油研9号后代遗传分配规律研究,通过套代自交、测交、兄妹交的方式揭示了油究9号杂交油菜品种的隐性核不育基因相互作用的遗传与表达规律,即基因A1A2(显性),a1a2(隐性)在独...
关键词:隐性核不育 育性分离 套代自交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 AB遗传规律分析研究
《种子》2013年第7期35-38,共4页廖玲 袁德奎 
油研9号不同遗传背景是由(A1A1A2A2)对育性起重叠作用的2对非等位基因所支配的,它的雄性不育由双隐性基因(a1a2)共同控制的。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通过套袋自交、测交、兄妹交揭示了油研9号杂交油菜品种隐性核不育基因相互作用的遗传与...
关键词:油研9号 育性分离 套袋自交 兄妹交 隐性基因 
合成甘蓝型油菜中双隐性雄性核不育材料的发现及遗传规律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年第3期321-325,共5页陈新 钱伟 曾长英 王文泉 孟金陵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20405009)资助
从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获得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发现了雄性不育单株,兄妹交株系和不育株与甘蓝型油菜常规杂交F1和F2株系的育性分离分析表明,该不育材料属于双隐性雄性核不育类型。利用育性分离株系的可育株...
关键词:杂种优势 种间杂交 育性分离 基因型 
棉花雄性核不育系244A的转育与初步利用
《中国棉花》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杨春安 李育强 周世象 肖才升 张志刚 梅正鼎 刘开智 
关键词:雄性核不育系 棉花 转育 田间观察 不育株率 雄蕊发育 雌蕊发育 育性分离 杂交棉 变异株 
甘蓝型油菜凸耳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及育性表现
《种子》2005年第7期19-22,共4页魏忠芬 张太平 王军 李德文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基合计字(2003)3026号]
以自育的甘蓝型油菜双低细胞核隐性核不育材料98116A为母本与甘蓝型油菜凸耳双低品系T2632为杂交父本进行杂交转育,在F1可育株自交的同时进行去雄与杂交父本进行正反交,在杂交后代中选取生长健壮具有凸耳性状的可育株自交,并调查自交后...
关键词: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甘蓝型油菜 凸耳 育性表现 杂交父本 不育株率 甘蓝型油莱 隐性核不育 杂交转育 不育材料 杂交后代 育性分离 自交后代 育性遗传 研究价值 杂优育种 可育株 双低 正反交 兄妹交 母本 去雄 世代 两系 
农垦58S基因源及其衍生后代与农垦58和湘早籼13号杂交F_2育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种子》2005年第4期16-20,共5页周延凯 张前军 向阳 
湖南省农业厅资助课题。
以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基因源及其衍生的温敏核不育系W6154S和培矮64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分别与农垦58和湘早籼13号杂交,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对各杂交F2进行单株花粉镜检,分析其育性变化规律,利用不同的育性划分标准对各不育系进行遗传分析...
关键词:农垦58S 杂交F2 变化规律 基因源 早籼 衍生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后代 W6154S 温敏核不育系 光敏核不育系 遗传背景 高温条件 培矮64S 核不育基因 遗传分析 划分标准 育性分离 基因表达 镜检 花粉 单株 位点 
小麦异易位染色体4BS·4AgL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6-21,共6页李中安 张洁 N.L.Darvey 
AusAID奖学金资助项目
利用创制具有蓝粒基因的小麦异易位染色体的后代材料与具“Probus”突变体的不育基因的不育株杂交 ,根据F2 代蓝粒种子和白粒种子分离比例及其植株的育性表现对所需易位染色体 4BS·4AgL进行初步筛选 ,然后用细胞学手段进一步鉴定 .结...
关键词:蓝粒基因 小麦 易位染色体 4BS 4AgL 筛选 鉴定 育性分离 
甘蓝转TA29-Barnase基因植株的花器特征及育性分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上海农业学报》2001年第1期79-82,共4页朱玉英 龚静 吴晓光 杨红娟 沈革志 王新其 殷丽青 陆桂华 王江 宛新杉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 96JC140 0 2 )资助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将控制作物育性的基因 (TA 2 9 Barnase)转化甘蓝生物体 ,培育出了甘蓝雄性不育植株。带有TA 2 9 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的园艺学性状与未转化植株相同 ,并且其性状在后代中稳定不变 ;不育植株的花朵表现雄蕊...
关键词:甘蓝育种 TA29-BARNASE基因 转基因植株 雄性不育 花器 育性分离 
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轮回选择的研究Ⅰ.轮选群体的育性分离及性状表现被引量:4
《麦类作物学报》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高庆荣 孙兰珍 刘保申 张延传 于金凤 
山东省科委重点资助项目! (编号 :96 116 5 40 3)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组建成 K( Ae.kotschyi)、V( Ae.ventricosa)型小麦恢复系表型轮回选择群体 ,对 C0 ~ C3不同轮选世代的育性及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没有影响 ,符...
关键词: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遗传进度 雄性不育恢复系 育性表现 农艺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