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营造

作品数:126被引量:1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晖许葳赵琳赵纪军晏忠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效低维护花境在北方城市园林中的营造分析
《现代园艺》2025年第2期139-140,143,共3页郭卉 
北方城市园林面临着绿化需求和资源有限性的双重挑战。花境以其植物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而越发受到欢迎,近年来,在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如何打造优美、长效、低养护的花境作品,成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此,阐述了长效低维护花境概念,明...
关键词:长效低维护花境 北方城市 园林营造 生态设计 
乡村特色植物在农村园林营造中的应用策略
《新农民》2024年第36期94-96,共3页宿炳林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系统研究乡村特色植物在农村园林营造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采用植物资源普查、生态特征分析和景观评价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乡村特色植物的种类构成、生态特性和文化价值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研究表...
关键词:乡村特色植物 农村园林 植物配置 景观营造 文化传承 生态设计 
凤翔东湖园林营造的借景理法研究
《园林》2024年第11期75-82,共8页张涛 史哲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城市‘八景’型公园的山水风景艺术原理及‘景—园’融合机制与模式”(编号:24YJAZH227);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城市‘八景’型公园的‘景—园’融合机制与模式”(编号:2024J049)。
凤翔东湖园林为苏东坡所营造,早在清代就被载入《关中胜迹图志》,在中国西北园林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后人将其与杭州西湖并称姊妹湖,是文人苏东坡早期园林营造思想的典型案例,这种重山水环境及意境的“文人”营园思路,对揭示西北本土园林...
关键词:借景 成境 观照 图景 大环 感观秩序 
陈从周园林营造的当代性:框架建构与内涵解析
《风景园林》2024年第8期73-80,共8页段建强 刘智超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内蒙古辽金元建筑文献编年研究”(编号NJZZ22372);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模式研究”(编号2023BY28)。
【目的】传统园林在当代的保护、修复、营造实践,呈现基于多元价值的闭环体系,但对保护实践多样性进程的当代性思考,往往并未被充分深入探讨。【方法】基于对陈从周园林营造历史情境、实践环境、理论语境的丰富层系认识,分析其园林营造...
关键词:陈从周 园林 营造 当代性 框架建构 内涵解析 
清末广东潮阳三园营造特征探析
《广东园林》2024年第3期96-103,共8页梁泳茵 李晓雪 郑焯玲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基于口述史方法的岭南园林遗产保护传承研究”(编号:GD23XLN33);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乡愁记忆视角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路径研究”(编号:22YJA850009)。
1860年汕头开埠后,潮汕地区对外贸易达到顶峰,潮阳县治商业贸易不断发展,商人群体活动更加活跃,为九邑之最。“潮阳三园”是这一时期兴起的3座私家园林,3个园主海外经商或游学的身份背景使得海外的建筑文化、样式和技术得以被引入园中...
关键词:近代园林 岭南园林 潮阳三园 私家园林 园林营造 
隐逸文化在中韩古代山水园林营造中的空间表达比较——以蓝田辋川别业和甫吉岛芙蓉洞别墅为例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4年第6期120-121,共2页闵歆乐 李亚妮 安辉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22M712496);陕西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J0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基金培育专项项目(X20220053)。
本文从点景题名、园林相地、空间意境层面,系统性地识别和比较了中韩两国古代代表性山水隐居园林——“辋川别业”和“芙蓉洞别墅”的隐逸文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座园林分别体现了禅宗“半官半隐”与儒家“隐居求志”的隐逸哲学。辋...
关键词:山水园林 隐逸文化 中韩对比 点景题名 选址相地 意境营造 
渤海国东内苑园林营造意匠与唐之比较
《城市环境设计》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刘永安 刘庭风 张瑶 
叙事语境下水西庄人-事-意-景关系研究(项目编号:C18011)。
上京城东内苑遗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渤海国园林遗址。以东内苑遗址考古测绘图为基础,通过解读历史文献、考古报告、实地考察获得园林信息,并与同时期的唐宫内苑园林进行对比,从空间布局、山水营造、建筑构景三方面阐释东内苑园林的营...
关键词:渤海国 东内苑遗址 园林营造 风景园林 
城曲筑诗城:耦园的女性视角与造园图解
《上海工艺美术》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金无忧 
耦园是苏州园林的重要代表之一,被称为“爱情之园”,在作为严永华居所的同时,更是其文学创作的场所与内心情感的寄托。园林中的女性视角不仅是性别上的影响,更是反映出时代发展中女性在园林营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耦园中的女性视角...
关键词:苏州园林 建筑设计 造园手法 耦园 宅园 女性视角 植物配置 园林营造 
基于辋川图像的唐代王维辋川园居空间景境营造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张志强 郑曦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YBQ068)。
通过对王维辋川别业营造背景考察,以宋郭忠恕《辋川图》为主要图像依据,并结合诗文描述,采用沉浸式的体验方法对辋川园居空间景境开展分析。揭示了辋川绘画图像背后所传递出的景境营造理念:1)在大尺度的风景空间景境营造上,辋川中反映...
关键词:辋川图像 园林营造 景境 王维 
花木生产与园林营造:清末广州花地的生产性景观及其公共化被引量:1
《广东园林》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张欣 彭长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二维历史图像三维重建的清末岭南私园空间形态与构成规律研究”(编号:51978271)。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
关键词: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广州十三行 花地 生产性景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