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牛

作品数:450被引量:65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发春宋恩亮杨国荣刘晓牧胡成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草原肉牛新品系育肥屠宰试验研究被引量:3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年第8期35-36,共2页付绍印 何小龙 达赖 刘永斌 荣威恒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2011BAD18B01)
选取12月龄的安西F1(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西F1(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进行为期90 d的育肥屠宰试验,以期为草原肉牛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利西F1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安西F1,安西F1、利西F1杂交牛头均日增...
关键词:杂交牛 育肥 屠宰试验 
川南山地黄牛二元杂交牛与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研究被引量:4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第5期62-63,69,共3页王玲 伏彭辉 罗宗刚 左福元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6B01);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XDJK2009C162);重庆市"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CSTC;2008AA1020);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10BSr01)
为了研究川南山地黄牛二元杂交牛和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试验测定了西红本牛和红本F1牛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并运用Logistic模型对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三元杂交西红本牛各月龄体尺、体重均高于...
关键词:川南山地黄牛 杂交 生长发育 Logistic生长模型 
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FABP3基因表达及IMF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第12期1781-1786,共6页朱晓岩 王建国 杨连玉 秦贵信 张辉 王哲 刘国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D55B04);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8071)
为研究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表达及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影响,以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杂交肉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高、中、低营养水平的3种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表达...
关键词:杂交牛 FABP3基因 肌内脂肪 
不同杂交牛胴体组成差异及其与血浆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第9期21-23,72,共4页邢力 秦贵信 杨连玉 曲桂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55B04)
实验旨在研究利杂、西杂、夏杂3种杂交牛在胴体组成和血浆激素水平的差异,并探索Leptin、GH、IGF-I对胴体肌肉和脂肪分配的影响。用79头体重平均为249.67 kg的利杂、西杂、夏杂3个杂交品种牛进行饲养试验,选择宰前活重在550 kg左右43头...
关键词:胴体组成 LEPTIN GH IGF-I 杂交牛 
不同牛群体间钙蛋白酶1基因第14内含子4685b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第8期107-111,共5页张立春 胡成华 李赵志 曹阳 周国利 金海国 
优质肉牛杂种优势持续利用技术研究(2007BAD55B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8AA101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B2B01)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1(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4685bp位点在东北地区特色养殖品种草原红牛、延边黄牛及不同二元杂交品种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利木赞×西门塔尔、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西门塔尔等群体间的多态...
关键词:草原红牛 延边黄牛 杂交牛 CAPN1 PCR-SSCP 
草原红牛与安格斯杂种牛(F1)肉用性能比较被引量: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316-318,337,共4页张国梁 刘基伟 胡成华 吴健 李旭 张嘉保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5B01)
利用草原红牛、安格斯杂种牛(F1)作为试验牛种,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中营养水平组进行育肥、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安格斯杂种牛(F1)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高于草原红牛;草原红牛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安格斯杂种牛(F1),但...
关键词:杂交牛 营养水平 育肥效果 
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与利木赞杂交牛育肥性能研究被引量:2
《中国牛业科学》2008年第3期45-47,共3页滑留帅 陈宏 杨奇 杨晓冰 张国坪 宋宝同 袁海江 文进宝 张永军 马富平 
宁夏宁南山区黄牛改良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编号:2006AA10Z19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基金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地区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对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月龄组利杂牛的日增重、精料采食量高于固原秦川牛(P<0.05)。相同年龄下,利杂牛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
关键词:固原地区秦川牛 利木赞牛 育肥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