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散文

作品数:128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庆鹏谢灵单元王希宇黄遥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嘉兴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毕节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素素早期散文中的女性意识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1期133-135,共3页刘汗青 
素素是为人所熟知的地域文化散文大家,同时她也曾在女性散文主题中苦心耕耘二十载。本文着重关注素素早期散文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梳理其从乡村母题到城市女性主题演变中逐渐萌发又日趋臻至的女性心理书写的发展脉络。体会素素作为女性...
关键词:素素散文 女性心理 女性意识 
域外体验与沙田学者的早期散文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郑卓瑶 
沙田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地区学者散文家的重镇。沙田学者基本上都有英美留学或访学的经历,兼具中西文学的素养。聚焦于沙田学者尚未成“群”时的早期散文创作,非自觉的写作使其散文呈现出专业性和独特性,域外体验则使他们潜移...
关键词:沙田学者 沙田文学 早期散文 域外体验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102-104,共3页唐福玖 
《合欢树》是史铁生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品,但史铁生在写法上的独特考虑和处理,又让这篇散文超越了一般记事怀人散文纯粹通过记事和写人的方式表达对所怀之人的怀念之情的范畴,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意蕴。一、淡化情感与突出时间节点的用意这...
关键词:怀人散文 《合欢树》 活着 史铁生 早期散文 时间节点 人的方式 记事 
散文的“有结构”与“无结构” 重审何其芳《画梦录》的形式问题被引量:2
《上海文化》2020年第1期44-54,共11页李琬 
自从现代中国发生文学革命以来,"散文"的命名、界定和地位演变,折射出文类观念的大变革。由于对西方文学观念的接纳、"纯文学"追求的兴起、"言志"对"载道"的胜出,原本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文",忽然退居边缘,以至于散文大家...
关键词:何其芳 文学革命 朱自清 《画梦录》 早期散文 文学观念 中国古代传统 散文大家 
论何其芳散文集《画梦录》的诗性呈现
《品位·经典》2019年第5期1-4,共4页刘慧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6年度教学名师培养项目(项目编号:201623)阶段性成果
《画梦录》是何其芳早期的散文集,兼诗人和散文家于一身的何其芳在其早期散文作品中,为寻求创作抒情散文的新方向,以诗性为尺度开展文学实践,注重人格审美,表达本真的"自我",书写"真善美"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何其芳追求"诗韵"情趣,有...
关键词:何其芳 《画梦录》 早期散文 诗性 
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一品读《一棵小桃树》
《师资建设》2018年第4期86-87,共2页王绪英 
《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先生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此文在《天津日拫?文艺周刊》一经刊发,便深得孙犁先生赞许,老编辑为此感言U此调不弹久矣”“它是心之声,也是意之向往,是散文的一种非常好的音响”.
关键词:桃树 品读 结构 早期散文 代表作 贾平凹 感言 向往 
论瞿秋白早期散文的风景美学
《瞿秋白研究文丛》2017年第1期153-164,共12页陆克寒 
一《饿》著(以下简称《饿》)与《赤》著(以下简称《赤》)中,常有风景描写的文字。它们浓郁的美学成色,既表现出瞿秋白非同寻常的审美力,也实际构成两著最具文学性的部分。但长久以来,论界多对此疏漏不察,或轻忽视待。就篇幅而言,《饿》...
关键词:风景描写 主体性 文学性 心灵世界 瞿秋白 美学表现 
论贾平凹早期散文中的星空意象
《戏剧之家》2017年第17期219-220,共2页张惠玲 
商洛学院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项目<贾平凹优秀散文作品翻译研究>课题论文;项目编号:15SLWH06
贾平凹是当代陕西籍作家,他以细腻的笔触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其散文内容广泛,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在文学作品中,意象是指作者以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贾平凹早期...
关键词:贾平凹 散文 星空 空灵醇美 
李广田早期散文表现人生与言说生命存在意义的方式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7期131-132,共2页沐尊凤 
乡民是李广田早期乡土散文的创作中心,作者用凝满爱的笔端大肆对乡土世界的芸芸众生进行描写,刻画出一群充满时代沧桑感、生活艰感、或平凡、或悲剧的人物群像,展示出一幅充满人间气息的乡土世界,而这些性格迥异的乡民群像构成他表现人...
关键词:人物 生命 悲剧 人生 
从"无韵诗"到"散文诗"的译写实践--刘半农早期散文诗观念的形成
《中国文学年鉴》2016年第1期1056-1057,共2页赵薇 
我们追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前史”时,往往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将早期散文诗看成是“无韵新诗”,属于“白话诗”的一种;另一种则倾向于认为散文诗不过是一种外来文体形态,经由译介而催生。这两种说法都在相当程度上简化...
关键词:现代散文诗 早期散文 无韵诗 刘半农 诗观 实践 译写 文体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