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礁石珊瑚

作品数:119被引量:46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晖练健生张浴阳尤丰杨剑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造礁石珊瑚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6期13-26,共14页黄雯 冯逸 李明 武茜 罗燕秋 陈胤民 王丽荣 余克服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3GXNSFAA0265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90041、41866006、42030502)。
受到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不少珊瑚礁正面临着急剧退化的风险,开展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的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进行造礁石珊瑚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珊瑚物种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连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揭示珊...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影响因素 
海水酸化和升温对两种造礁石珊瑚生长和钙化的影响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周伟华 李颖心 郭亚娟 霍嘉欣 宋严 朱晴 袁翔城 刘胜 黄晖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2A15150106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500);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0200)。
以海南岛三亚鹿回头两种常见的造礁石珊瑚(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究海水酸化和升温两种联合因子对造礁石珊瑚生长和钙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珊瑚受海...
关键词:鹿角杯形珊瑚 丛生盔形珊瑚 酸化 升温 生长 钙化 
海南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3期72-86,共15页罗勇 黄林韬 杨剑辉 练健生 刘骋跃 江雷 梁宇娴 陈伦举 雷新明 刘胜 黄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120、422761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1005001);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MS130)。
为查明海南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于2023年3月18—23日对该区域开展造礁石珊瑚群落、底质类型、悬浮物沉降速率和水环境因子调查。结果显示:(1)本区域造礁石珊瑚共鉴定13科24属42种和7未定种,其覆盖率...
关键词:临高 造礁石珊瑚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影响 
两种造礁石珊瑚固碳能力初步研究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赵贺 张峻菱 王浩 柯景召 朱铭 王爱民 李秀保 
海南省财政项目蓝碳研究及应用示范(46000023T000000939334);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0177)。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产力水平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碳循环受珊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钙化作用三大代谢过程的共同调节,过程十分复杂。为探明珊瑚固碳能力,明确其在光照和黑暗下固碳能力的变化过程,本研究以取自三亚蜈支洲岛健康风信子鹿...
关键词:风信子鹿角珊瑚 丛生盔形珊瑚 溶解无机碳 固碳能力 
黄色系硅化造礁石珊瑚的结构特征及颜色成因研究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4年第3期663-672,共10页郭逸琳 郭颖 
近些年,黄色系硅化造礁石珊瑚以其独特的花纹和美丽的颜色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为充分认识硅化造礁石珊瑚的结构特征及颜色成因,本文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拉曼光谱仪...
关键词:硅化造礁石珊瑚 石英质玉 二氧化硅 结构特征 颜色成因 
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挑战与希望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3期1-2,共2页刘胜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以造礁石珊瑚等造礁类生物为框架生物,兼具极高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分布面积占全球海域面积不足0.25%,却养育了全球超过1/4的海洋生物,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我国珊瑚礁面积约3.8万km2...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造礁石珊瑚 南海岛礁 生态服务功能 蓝色国土 热带雨林 海洋生态系统 珊瑚礁 
西沙永乐环礁造礁石珊瑚共生体对低光环境的生理响应
《热带海洋学报》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王永智 许莉佳 黄柏强 杨天件 綦世斌 陈辉 杨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362、4180613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3034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PM-zx703-202105-176、PM-zx703-202004-143)。
光照是影响造礁石珊瑚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关于造礁石珊瑚对低光环境的响应特征与适应性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西沙常见的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翘齿盘星珊瑚(Dipsastraea mattha...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弱光限制 光生理 永乐环礁 
造礁石珊瑚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年第5期805-818,共14页张志伟 周文良 张晶晶 胡怡思 魏辅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21YFF050280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PI项目(批准号:GML2020GD0804,GML2022GD0804)资助。
造礁石珊瑚是海洋中的关键动物类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礁石珊瑚获得与虫黄藻细胞内共生、生物矿化造礁等重要功能性状,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框架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以造礁石珊瑚为...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演化发育生物学 繁殖策略 细胞内共生 生物矿化 
微电流对大鹏湾造礁石珊瑚种苗存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广西科学》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张树乐 杨小东 朱鸣 陈伯贵 谢子强 郑惠娜 肖宝华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200109144803833、JCYJ20230807120402005、可持续发展专项KCXFZ20211020165547011)资助。
为研究造礁石珊瑚种苗在微电流作用下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大鹏湾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
关键词:微电流 造礁石珊瑚种苗 存活 生长 
珠江口造礁石珊瑚现状及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被引量:1
《湿地科学》2024年第2期169-180,共12页黄盛 邓伟 陈程浩 吕意华 石荣贵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自主设立课题(MESTA-2021-C002);广东省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21B1212050025)资助。
为了了解珠江口珊瑚礁湿地的生态现状,2020年8月,采用截点样带法结合高清影像,对珠江口海域造礁石珊瑚的种类组成、覆盖率、硬珊瑚补充量、死亡率、礁栖鱼类等进行调查与鉴定,并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效益转移法、替代成本法等评估方法,...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生态服务价值 珠江口 生态保护修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