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时期

作品数:131被引量:6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聂永华李朝杰许敏张大飞孟宪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贞观时期唐与突厥的战与和
《今古文创》2024年第33期57-59,共3页左彩彩 
贞观时期,唐太宗非常重视与周边部族的相处,而突厥则在周边部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唐与突厥的战和关系不仅对突厥产生很大影响,对唐朝也意义深远。唐太宗在位时期与突厥进行了多次战争,战争前后,唐朝与突厥都在进行着友好往来。本文...
关键词:贞观时期 唐太宗 突厥 战争 交流 
试论隋唐时期的审计专业化思想
《经济责任审计》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王蕙娜 
隋朝建立之后不久,统治者为稳定社会秩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除北朝六官制度,创立三省六部制;经济方面,减轻赋税徭役,发展农、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唐朝政治上继承了隋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经...
关键词:三省六部制 中央集权制 社会秩序 财政来源 轻徭薄赋 休养生息 财政资金 贞观时期 
“员外”是官吗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3期17-17,共1页
“员外”是我国古代的官职之一,最初指设于郎官的定员之外,全称为“员外郎”.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了一界“员外郎”作为各司的次官;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员外”指的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到了唐开元年间,皇帝李隆基觉得“员外”的官...
关键词:科举考试 礼部侍郎 贞观时期 李隆基 唐开元 官职 
唐朝贞观时期的治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王立民 
唐朝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大治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人口持续增加,社会治安好转,一切向好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治国思想。唐太宗与其侍臣在对话、诤议、奏疏中,阐述了各自的治国思想,逐渐形成共识...
关键词:唐朝 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治国理政 
郭嗣本与唐贞观时期北疆经营探究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赵海军 王庆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出墓志与唐代治理西域研究”(21BZS115)。
郭嗣本墓志近年出土于陕西西安,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郭嗣本墓志记载了郭嗣本家族的相关情况以及其相关仕宦。郭嗣本在传世史书中记载有限,墓志的出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对于研究郭嗣本的仕宦以及唐初史事都起到了补遗的作用,...
关键词:郭嗣本墓志 突厥 贞观 鸿胪寺 
贞观之治与进谏纳谏之风
《党员文摘》2023年第24期56-58,共3页张弘弛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我国封建时代一位开明的皇帝,其虚心纳谏、克己纳谏之风为历代传颂。贞观时期的净谏之风,推动唐王朝政治清明、政府高效运作,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唐朝前期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时期 贞观之治 唐王朝 政治清明 纳谏 太平盛世 高效运作 
论贞观时期雅正文章观念与骈体革新——以唐太宗的骈文为中心
《骈文研究》2023年第1期44-56,共13页王亚萍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唐代骈文嬗变与文章变革思潮研究”(23YJC751031);2021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初唐骈文观念的嬗变与骈体革新研究”(2021038);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校立科研项目“唐代骈文观念与骈体嬗变研究”(2023Y64)的阶段性成果
唐王朝建立之初面临儒学衰落、文风不振的文化环境,太宗即位后调整治国方略,采取“偃武修文”的国策,重视文德、崇儒重史、弘扬文教,加之对典雅文风的倡导,形成了雅正文章观,扭转了南朝浮丽文风在初唐延续的局面。同时,贞观君臣又继承...
关键词:雅正 文章观念 文质兼济 丽藻宏辞 嬗变 
唐太宗朝的功臣政策
《唐宋历史评论》2023年第1期215-233,共19页孙延政 
功臣群体与王朝政治相伴相随。自西汉以后,功臣现象在许多朝代的开国初期都非常明显,像唐朝这种通过战争实现政权更迭的王朝,自然不会例外。李世民经由玄武门之变登基,所以唐太宗朝的功臣情况十分特殊。政变成功之后,政变群体也成了新...
关键词:玄武门之变 开国功臣 唐太宗 政权更迭 李世民 贞观时期 政变 朝臣 
翻译与治理:贞观时期的国家翻译实践被引量:5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16,共7页任东升 王子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18BYY19)。
国家翻译实践古已有之,其表现形态、实施模式和治理之用在不同政治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唐代的译史、译述、译论表明,贞观时期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对内、对外翻译事件体现出国家翻译实践特征,国家是翻译活动的主体,通过翻译机构国家化...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 国家治理 制度化翻译 贞观时期 
唐太宗君臣法律思想与法制建设试析——附论贞观时期司法断案实例检讨
《法律史译评》2022年第1期92-117,共26页桂齐逊 
前言在帝制中国时代,汉唐并称盛世。然就立国规模之恢宏与文化之发展而言,汉似不及唐。①是以大唐声威远播,慑服四海,向来被视为当时世界第一王朝,殆非虚言。李唐王室何以能够建立此震古烁今之盛世?
关键词:法制建设 帝制中国 唐太宗 君臣 盛世 贞观时期 立国规模 法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