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就业

作品数:1274被引量:4035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鞍钢薛德升黄耿志郭为胡凤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技术能够降低性别就业差距吗?——基于就业时间和就业模式双重视角的考察
《人口与发展》2025年第2期127-139,共13页吴晶 周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首要任务的新型城镇化研究”(21ZDA06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户籍制度城乡双向改革与新型城镇化研究”(20AJL012);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对低学历劳动者技能匹配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4SH08)。
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数字技术是否能够降低性别就业差距。利用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就业时间和就业模式的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性别就业差距的两...
关键词:数字技术 工作时间 正规就业 性别差距 
从结构到行动:劳动力市场中介与非正规就业
《社会学评论》2025年第2期143-166,共24页刘爱玉 卢燕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不稳定工作与性别观念的重塑”(21BSH080)。
本文关注非正规就业普遍化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中介如何组织灵活的劳动力及其影响。工作搜寻-匹配研究将劳动力市场中介视为一种市场结构要素,难以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复杂变化及其与非正规就业普遍化的关联。本文转向行动视角,梳理了...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中介 非正规就业 去正规化 正规化 
社会网络有助于农民工实现正规就业吗
《农业技术经济》2025年第2期113-128,共16页刘启超 
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是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社会网络内生化的工作搜寻模型,从理论层面探讨社会网络影响农民工正规就业的机理;其次,基于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借助社会网络渠道搜寻对农...
关键词:社会网络 正规就业 工作搜寻效率 农民工 
非正规就业者在劳动争议中的法律援助需求与服务优化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年第34期100-102,共3页刘红梅 
在当今社会,非正规就业者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群体在面对劳动争议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资源,他们在争取自身权益时面临诸多困难。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正规就业者在劳动争议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现有法律援助服务的不足,探讨了...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者 劳动争议 法律援助 服务优化 
政府培训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影响研究
《宏观质量研究》2024年第6期16-29,共14页杨希 朱晨 李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90172)的资助。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力市场岗位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选取平台单位就业员工、平台网约劳动者、平台个人灵活就业人员典型群体,探究政府职业技能培训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
关键词:新就业形态 就业质量 政府培训 非正规就业 
旅游发展初级阶段乡村非正规就业的形成逻辑--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
《旅游学刊》2024年第11期96-107,共12页马悦柔 保继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计-能源-粮食-水的关联研究:过程、机制与多尺度效应”(41920104002)资助。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发展增加本地就业机会已成为共识。乡村旅游就业多为非正规、非标准形式,但这一现象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文章以处在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基于非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借助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非正规就业 灵活性 实践理性 文化理性 
数字素养、正规就业与工资性收入——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6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40-150,共11页王乾坤 张春华 侯冠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90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JL007)。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采用Probit、OLS、2SLS等模型研究了数字素养对劳动者就业决策行为、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引入信息获取、风险偏好、社会资本等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素养可以显...
关键词:数字素养 正规就业 工资性收入 高质量就业 
互联网使用对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工资差距的影响
《中国劳动》2024年第5期44-70,共27页裴文静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城镇非正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利用CFPS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和ESR模型,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非正规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正规就业者,非...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 非正规就业 工资差距 工资差距分解 工作搜寻 
数字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参与被引量:1
《财政研究》2024年第9期39-54,共16页吴雨桐 路先锋 张明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雇佣关系的变革,对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参与是改善还是恶化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基于2012—2018年四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劳动力市场对非正...
关键词:数字经济 非正规就业 养老保险参与 
农村“留守”妇女参与非正规就业的特殊社会化经历研究——基于广东省N编织工厂的研究
《中国市场》2024年第26期25-28,共4页解静 
乡村振兴给农村女性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大量的纺织、编织、零工产业嵌入农村经济,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妇女参与非正规就业的特殊现状。非正规就业具有零时性与不稳定性,那么为何农村妇女愿意奔赴具有“不规范”与“不稳定”...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农村留守妇女 情感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