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男性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宇黄勇褚慧玲刘传霞万琼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河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西学院学报》《文学与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世纪80年代知识男性主体的身份建构——《爬满青藤的木屋》的性别叙事解读被引量: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36-139,共4页褚慧玲 
古华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围绕城市知青李幸福与瑶家阿姐盘青青及其汉族丈夫王木通之间的纠葛,展现了新时期知识男性重建主体性、回归社会中心的话语欲望,而女性的位移成为知识男性主体身份确立的表征,并承载着"人民能指"的功能。
关键词:《爬满青藤的木屋》 知识男性 20世纪80年代 
“五四”前湖南知识男性对“节妇烈女”的再现——以湖南《大公报》(1915-1919)为中心被引量:1
《云梦学刊》2016年第2期33-38,共6页万琼华 石临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在责任与权利之间: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研究"(12YJAZH130)
"五四"前的湖南《大公报》率先标举并践履"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的理念,其进步性不言而喻,吊诡的是在1915年至1919年间却刊载了为数不少的歌颂"节妇烈女"的诗歌评论,此举在呼应官方"褒扬贞节烈妇"主流话语的同时,背离了时代风潮,给时人留...
关键词:知识男性 节妇烈女 再现 湖南《大公报》 
论戴舫小说中华人知识男性的“强者”形象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期109-113,共5页杨华 
戴舫关注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喜生活,善于在局限的场景中对人物进行心理解析。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对戴舫小说进行了深入解读,发现其小说打破了新移民文学的叙述模式和惯性想象,呈现了美国华人知识男性的"强者"形象。故...
关键词:戴舫 华人知识男性 强者 
在知识男性与乡村女性之间:启蒙叙事的一个支点——《在酒楼上》《春风沉醉的晚上》《二月》《迟桂花》的互文性阅读被引量:3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6-33,共8页王宇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074)
如果说,《在酒楼上》通过对吕韦甫与阿顺之间日常化、肉身化的两性关系书写来彰显启蒙知识分子身份的沦丧,那么,这一命题在其他三篇小说中获得了正面的表述。《春风沉醉的晚上》通过叙述"我"与陈二妹之间的"认别"来使"我"原本被忘却、...
关键词:知识男性 乡村女性 身份想象 
现代婚姻家庭中知识男性的婚恋精神状态分析——以王海鸰婚恋系列小说为例被引量:1
《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张军民 王骁勇 
王海的婚姻爱情系列小说,以女性为主体,但是在大家普遍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小说中的女性的情爱心理活动的时候,相应地"冷落"了小说中的男性。实际上,王海鸰的小说中的知识男性是非常有典型性的,王海鸰作品中的知识男性对婚姻爱情的态度...
关键词:王海鸰 知识男性 情爱 状态 
失败的碰壁者——论池莉笔下的知识男性
《文学与艺术》2009年第12期59-60,共2页郑璞 
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中,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受到了日益增长的市民文化的冲击和抵御。面对现实,池莉作品中的男性知识分子大多显得迂腐,虚伪和不适应。知识分子的先锋性、精英性被世俗化消解。
关键词:池莉 知识分子 男性 
知识男性的自我认同与主体建构——解读知识男性与劳动妇女的爱情叙事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84-89,共6页刘传霞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6BWZ016)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关知识男性与劳动妇女的爱情叙事大量而集中地出现在男作家所创造的文本之中。在这些文本中,美丽温情的女性都是"空洞的能指",知识男性的心灵挣扎与身体历练才是作品叙述的中心。男作家们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对劳动...
关键词:知识男性 劳动妇女 自我 主体 
力的崇拜及反智倾向——对池莉“不屈不挠的活”的语义阐述被引量:1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64-66,共3页黄勇 
池莉自己认为她的作品是在“写当代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活”。她的作品《你是一条河》集中反映出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的独特的思想与意识空间 :一是对“不屈不挠的活”精神的称许 ,对活命能力 ,尤其是对行为能力的肯定与对道德主...
关键词:池莉 反智倾向 小说创作  知识男性 道德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