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作品数:31376被引量:131860H指数:1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文年孙海龙李占斌刘国彬张金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沙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不同放牧潜力阶段群落特征
《中国沙漠》2025年第2期205-216,共12页王百竹 白建华 萨拉 王丹雨 杨晓晖 朱媛君 时忠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1123005,32201628,4197106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3MA018)。
草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基地。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沙化问题,威胁着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物种组成、植物功能群以及群...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化草地 草原放牧潜力 群落特征 物种组成 植被类型 
2000—2020年干旱梯度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突变及归因
《中国沙漠》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钟诗瑶 李传华 乔鹏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058)。
干旱区及干旱梯度下植被突变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研究植被突变及其影响因子对科学制定旱地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序列数据,采用多模型轨迹诊断方法探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突变,...
关键词:植被突变 结构方程模型 驱动因子 人类活动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因子对风沙活动特征的影响
《中国沙漠》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曹昱轩 李锦荣 杨旭 娜玛罕 武恒博 屈鹏程 
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2024JBGS0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02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3YFHH0068)。
为揭示乌兰布和沙漠植被因子对风速及输沙的影响,选择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和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主要建群种的典型植物群落开展风沙活动观测。...
关键词:植物群落 输沙率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乌兰布和沙漠 
植物固沙最低盖度的理论计算
《中国沙漠》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王洋 王振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01,42371005)。
人工植被作为传统防风固沙措施的核心,其最低盖度是治沙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参数。本文利用前人建立的植被与生物土壤结皮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地表稳定状态下的最低植被盖度。主要结论:(1)该模型可望成为植物固沙的理论依据;(2)当输沙...
关键词:防风固沙 植被 生物土壤结皮 耦合模型 最低盖度 
5年降水限制后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恢复特征
《中国沙漠》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郝芳唯 宋兆斌 李香云 岳平 张晓雪 王怀海 赵杏花 左小安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24JBGS001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40);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计划项目(2019QZKK0305);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
降水是干旱荒漠草原退化植被恢复和功能维持的重要调控因素。研究荒漠草原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对荒漠草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乌拉特荒漠草原草本群落...
关键词:生长季降水量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功能性状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光伏治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沙漠》2025年第1期277-291,共15页刘坤 王波 张发国 吴晓 王睿 张峰 贾蓉 张红星 未丽 董礼 包爱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3405);中国华能集团总部科技项目(HNKJ21-H76)。
土地荒漠化对全球范围内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在生态和社会层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光伏电站在光热条件优越、土地廉价、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建设,光伏治沙技术也随之产...
关键词:荒漠化 光伏 植被恢复 治沙 
毛乌素沙地典型植被对地下水循环过程的调控
《中国沙漠》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张帆 辛智鸣 杨文斌 何亮 程一本 刘国华 常佩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420103,2023YFF1305201);北京林业大学热点追踪项目(2023BLRD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3202);阿拉善盟科技计划项目(AMKJ2023-17)。
深层渗漏是降雨补给地下水的重要途径,维系了沙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半干旱沙区生态系统提供水文效益。以原位观测的形式对毛乌素沙地的流动沙地、典型植被樟子松(Pinus sylvestrix var. mongolica)固沙林和沙柳(Salix psammophi...
关键词:固沙植被 深层渗漏记录仪 深层渗漏 相对可利用土壤水指数 植被恢复 
腾格里沙漠南缘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沙漠》2024年第6期307-317,共11页贺郝钰 刘蔚 常宗强 侯春梅 孙力炜 迟秀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3301);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23ZDFA018);甘肃省知识产权计划(定向组织)项目(23ZSCQD001);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专项(CCPTZX2024GJ04)。
植被恢复是实现干旱沙区荒漠化逆转、促进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固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而SOC对提升土壤质量和缓解气候变化贡献的有效性取决于SOC的组成和稳定性。研究了腾格里沙漠南缘不同恢复年限人工固沙植被...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矿质结合碳 黏粉粒 稳定性 植被恢复 腾格里沙漠 
西藏高原沙漠化研究综述
《中国沙漠》2024年第6期318-329,共12页任珩 姜盛基 赵文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XGL035);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YB13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60304)。
西藏高原沙漠化作为近年来最严重的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决定整个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质量,还影响着中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西藏高原沙漠化时空分布格局、风沙地貌形成过程、植被防沙措施及沙漠化监测技术4个方面,综述了西藏...
关键词:西藏高原 沙漠化 植被 监测技术 
黑河中游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爬行类和兽类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沙漠》2024年第6期167-177,共11页刘继亮 冯怡琳 王永珍 潘成臣 包天玲 任嘉隆 赵文智 
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项目(E33904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720,41771290,42377043,41773086)。
天然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植被恢复,会影响荒漠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多样性。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利用陷阱收集器和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流动沙丘、5~10年和20~30年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爬行类和兽类动物及节肢动物多样性,...
关键词:黑河中游 流动沙丘 人工梭梭林 爬行类 兽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