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水分

作品数:108被引量:130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洪荣牛得草傅华冯起容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陈应群 陈世仁 邵雪蓉 臧丽鹏 张广奇 刘庆福 陈丹梅 隋明浈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098、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036、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079);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111)。
植物能否协调好碳水耦合关系是其适应环境限制的环节之一,因此,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其适应环境,尤其是胁迫环境的关键组分。而当下气候变化及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短缺格局愈发严峻,因此,开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是当下对水...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方法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基于农史研究的“植物水分生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49期140-143,共4页韩占江 王鹤萌 韦晓薇 
2023年度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体系建设研究”(TDGJSZ2304);2022年度塔里木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农史’的植物水分生理课程思政研究”(TDETR202214);2023年度首批兵团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植物生理学”(22000034378)。
植物水分生理是研究在供水条件下植物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综合性学科,是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植物水分生理”课程是在系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相关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
关键词:课程思政 植物水分生理 农史 课程设计 德育 
几种评价植物水分调节策略的方法对比——以毛白杨为例
《林业科学》2024年第8期109-119,共11页王傲宇 郭有正 邓坦 刘洋 邸楠 段劼 李熙萌 席本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63,31971640,318727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1203);北京林业大学“5·5工程”科研创新团队项目(BLRC2023C05)。
【目的】探究不同植物水分调节策略评价结果的差异,明确最佳的植物水分调节策略评价方法,为精准评价植物水分调节策略提供方法学参考,也为深入了解速生树种在水分亏缺立地下生长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白杨为试验材料,在...
关键词:水分关系 水力学面积 等水/非等水行为 水分管理 杨树 
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全球Meta分析
《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5412-5421,共10页张莉莉 叶志成 廖凯华 朱青 赖晓明 郭长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077);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K2022004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基金(2020317)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
关键词:模拟增温 叶片δ^(13)C META分析 气孔导度 呼吸速率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不同果药复合种植模式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2
《林草资源研究》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陶旺兰 黄甫昭 李健星 王志英 罗婷 陆芳 李先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岩生境植被改造与可持续恢复技术”(2022YFF1300703);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漓江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植物资源保育与景观功能提升技术及应用”(桂科AB22080057);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运行补助项目(22-035-26)。
水分是限制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了解不同果药复合种植模式的种间水分关系至关重要。为探究漓江流域喀斯特地区主要果树和药用植物选择及复合种植模式的合理性,以李树的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为对象,通过采集叶片并测定其稳定碳同...
关键词:喀斯特 复合种植 碳稳定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植物功能性群落结构的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2
《世界林业研究》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邵雪蓉 陈世仁 陈应群 杨泽宇 刘庆福 张广奇 陈丹梅 隋明浈 臧丽鹏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氢氧同位素的亚热带喀斯特马尾松人工林水分利用策略研究”(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098);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调控喀斯特次生林稳定增汇的关键技术研究”(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Janzen-Connell效应对退化喀斯特森林多样性格局重塑作用机理研究”(32360380);“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下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驱动机制”(32360278)。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能够反映植物—土壤—大气的碳水循环耦合状况。从植物功能性状角度讨论WUE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过程以及植物生态策略与生态系统循环的耦合关系。目前关于功能性群落结构与水分利...
关键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功能性群落结构特征 稳定同位素 叶片经济型谱 功能多样性 
西部煤矿区微生物修复促进植物水分高效利用策略被引量:3
《煤炭学报》2024年第2期1003-1010,共8页毕银丽 武超 彭苏萍 田乐煊 张延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F1303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5239419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期资助项目(2022-YRUC-01-0304)。
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叠加高强度开采致使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根系受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生态恢复困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成为西部矿区生态修复或重建的关键。土壤水是限制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它连接大气水、地...
关键词:西部煤矿区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 水同位素技术 植被组合 
基于神经网络的叶片等效水厚度高光谱反演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年第2期61-63,共3页曾远鹏 钟雅婷 
叶片等效水厚度(EWT)对植物水分状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快速、准确、无损地检测叶片等效水厚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光谱数据可为检测植物中的叶片等效水厚度提供重要的手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使用各种机器学习方法来对叶片等...
关键词:神经网络 光谱变换 植物水分 机器学习方法 反演模型 状态评价 高光谱数据 等效水厚度 
荒漠绿洲湿地水分来源及植物水分利用策略被引量:5
《中国沙漠》2022年第4期151-162,共12页赵颖 刘冰 赵文智 温紫娟 王宵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2306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38,42071048)。
水分是干旱区不同景观界面间的水分循环过程与水力联系的主体,维持着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量化水分来源及其对植物水分的贡献率,以河岸灌木湿地和草地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降水、径流、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中δ...
关键词:荒漠绿洲湿地 水分来源 氢氧同位素 贡献率 水分利用策略 
腐植酸浓度与作物生长
《腐植酸》2022年第3期26-27,共2页韩芙蓉 武月胜 田彦文 李凯胜 
1.什幺是腐植酸腐植酸是动植物残体长期在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作用下形成,是一种高分子有机混合物,常在土壤和水源中出现。腐植酸包括了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三种腐植酸的作用各不相同。黄腐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可溶解土壤中的难溶物...
关键词:动植物残体 黄腐酸 土壤微生物 有机混合物 腐植酸 植物水分 腐蚀能力 作物生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