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后代

作品数:30被引量:14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寒冰胡尚连李文雄张盘娣刘保申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玉米科学》《上海农业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单细胞再生植株后代染色体与DNA变异的初步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第5期781-786,共6页胡尚连 李文雄 曾寒冰 
黑龙江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G96B1-1-01-01);黑龙江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无编号)
为了使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更好地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以小麦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后代为材料,研究了其染色体和DNA的变异。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后代与未经培养的亲本相比,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发生异常,终变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染色...
关键词:小麦 单细胞培养 再生植株 染色体 DNA 
玉米体细胞再生植株后代雄性不育性状的变异被引量:1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24-226,共3页陈举林 刘桂玲 马冲 苏波 邹仁峰 侯玮 尹朋波 
通过5个雄性不育材料再生植株及其后代的变异研究,结果标明:随着世代的推进,其雄性不育发生株率由R1代的31.36%增加到R5代的97.08%,株型也趋于正常。不同材料雄性不育株率的变异频率不同。选用适宜的材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创造新的玉...
关键词:玉米 体细胞再生 植株后代 雄性不育 变异 育种 
花粉管介导的水稻转bar基因植株后代除草剂抗性遗传被引量:9
《作物学报》2004年第4期403-405,共3页王才林 赵凌 宗寿余 朱镇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 (BG2 0 0 13 0 4;BG2 0 0 2 3 0 1) ;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BJ2 0 0 0 0 41) ;中国水稻科学基金项目 ( 0 0 0 3 2 15 )
关键词:花粉管介导 水稻 转基因后代 bar基因 除草剂 抗性遗传 纯度鉴定 
水稻转基因植株后代中外源基因异常分离的研究被引量:14
《Acta Genetica Sinica》2002年第11期1005-1011,共7页谢小波 崔海瑞 沈圣泉 吴殿星 夏英武 舒庆尧 
国家科技部转基因植物专项 (J2 0 0 0 B 0 0 9);美国洛克菲勒基金 (RF990 0 1#3 74FS0 2 0 );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共同资助 ~~
以用农杆菌介导法育成的日本晴等 3个品种 (系 )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 ,对外源基因的分离情况进行了研究。这几份转基因水稻都携带串联排列的抗虫基因cry1Ab和报告基因gusA等基因。在自交后代中 ,cry1Ab和gusA协同分离 ,但阳性植株与阴性...
关键词:水稻 转基因植株后代 外源基因异常分离 
小麦单细胞培养的研究——再生植株后代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强度被引量:3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胡尚连 李文雄 曾寒冰 刘锦红 
采用 SDS- PAGE方法对东农 774 2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农艺性状稳定的后代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未培养的东农 774 2比较 ,再生植株后代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发生等位变异。
关键词:小麦 单细胞培养 再生植株 后代 籽粒 高分子量 谷蛋白亚基 强度 
离子束介导水稻转基因植株后代的维管束和光合速率的研究被引量:7
《作物学报》2002年第3期401-405,共5页郑乐娅 吴敬德 吴跃进 童继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内容 ;批准号码 :19675 0 0 1;学科代码 :A0 5 0 412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 7代的 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量比原受体品种和一个对照品种较多 ,且光合效率也较高 ,而且...
关键词:离子束介导 水稻 维管束 光合速率 转基因 植株后代 
小麦单细胞培养的研究——再生植株后代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与花粉粒育性被引量:2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05-110,共6页胡尚连 李文雄 曾寒冰 
在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对再生植株后代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花粉粒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发生异常 ,出现落后染色体、环形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和粘连以及花粉母...
关键词:小麦 单细胞培养 再生植株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 育性 
玉米耐低磷细胞的筛选及再生植株后代的研究被引量:8
《中国农业科学》2000年第C00期124-131,共8页张可炜 尹小燕 
以玉米自交系齐319、掖515和掖502为材料,取其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将继代培养半年左右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去掉磷酸盐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在连续筛选5代后,挑出生长较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再生植株移...
关键词:细胞变异体 植株再生 玉米 耐低磷特性 抗逆育种 
花粉管通道(或运载)法转化的植株后代遗传表现及转化机理的探讨被引量:42
《科学通报》1998年第6期561-566,共6页曾君祉 吴有强 王东江 张健 马铮嵘 周志勇 
"七五"和"八五"期间为国家"八六三"高科技资助项目
追溯了花粉管通道法的起因和形成以及现在的应用情况 ,说明利用此法可以将报告基因、目的基因等转入植物 ,经Southenblot,Northernblot等法鉴定和对表达产物的检测 ,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转化方法 .作者实验室对小麦转基因植株后代连...
关键词:转基因植株 花粉管通道法 育种 遗传表现 作物 
小麦未熟胚离体培养的研究——再生植株后代籽粒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及蛋白质含量变化被引量:25
《作物学报》1998年第2期204-212,共9页胡尚连 李文雄 曾寒冰 
黑龙江省教委"七.五";"八.五"重点资助项目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对在形态学特征和穗部产量构成因子已稳定的小麦胚培无性系IE_5代醇溶蛋白、谷蛋白亚基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胚乳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谱带发生较大变...
关键词:小麦 醇溶蛋白 谷蛋白 离体培养 再生植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