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文学

作品数:156被引量:41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锡南任一鸣邹威华伏珊罗世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拉丁》后殖民文学与电影改编中的特征表现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3期55-57,共3页唐家卓 
殖民主义的遗留影响深刻且隐秘地融入全球经济、政治与文化结构中,持续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吕茨勒指出,在后现代背景下,民族主义、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思想交织,尽管这些思想常因缺乏明确目标而受到批评,但其追求的...
关键词:后殖民文学 多元文化主义 电影改编 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 民族主义 隐秘 深远影响 
从放逐到本土,从单一族群到多元文化书写——论走出殖民地的新马华文后殖民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王润华 
以从放逐到本土,从单一族群到多元文化书写的宏观视角,可以论述新马华文文学走出殖民地文学困境、构建新马华后殖民文学的艰难历程。此期间经历,从中国文学传统走向马华文学的现代传统、弃用(abrogation)与挪用(appropriation)的写作策...
关键词:马华文学 殖民 后殖民 
后殖民文学研究的探索与商榷——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初探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张森林 
王润华的《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实现了后殖民华文文学的理论建构与论述,从“后殖民理论”的一般理解、两种殖民源头产生两种后殖民文学(“被侵略的殖民地”与“移民者殖民地”)以及建构后殖民文学的书写策略(“弃用与...
关键词:后殖民华文文学 “被侵略的殖民地” “移民者殖民地” 双重文学传统与双重文学中心论 
古尔纳——通过写作寻找故乡与自我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19期68-71,共4页
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1968年被迫逃离军事动乱的家乡,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古尔纳定居英国,并在21岁时开始写作。退休之前,古尔纳是肯特大学英语文学和后殖民文学教授。
关键词:英语文学 阿卜杜勒 古尔 拉扎克 后殖民文学 肯特大学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写作 
后殖民语境下《心中的明天》的后记忆书写
《今古文创》2024年第15期24-26,共3页黄秀云 
作为澳大利亚后殖民土著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心中的明天》刻画了在“白澳政策”的影响下原住民的后代如何发展与传承土著文化。作者吉姆·斯科特的混血儿身份使他能够检视土著人生存境遇的同时批判白人殖民者,通过书写后记忆及其与现...
关键词:《心中的明天》 后殖民文学 后记忆 白澳政策 
南太平洋文学研究特征探析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64-72,81,共10页刘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00);池州学院教研项目(英语文学2021XXXKC1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施行,南太平洋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学界的关注。这种研究不仅拓展了外国文学研究的视域,为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的友好交流提供了重要媒介,也为南太平洋社会提供了观照本土文学意义的样本,并能促成其自身文学的...
关键词:南太平洋文学 大洋洲文学 外国文学 后殖民文学 文学交流 
世界英语文学的大洋洲谱系
《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1期20-36,共17页王腊宝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澳大利亚文学的‘文化战争’”(2022)的阶段性成果。
世界英语文学中的大洋洲谱系涵盖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库克群岛等十多个南太平洋国家。大洋洲英语文学的兴起与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殖民有关。早期的大洋洲英语文学主要是殖民移居者的文学,集中...
关键词:世界英语文学 大洋洲谱系 移居者文学 原住民文学 后殖民文学 
民族文化身份的自我重构:E.M.福斯特的东方文化认同
《世界文化》2022年第12期30-32,33,34,共5页苑辉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连接·对峙·交融:东西方文化视域下E.M.福斯特研究”(20132233)成果。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本土作家,却与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24年他的《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出版,将东方再一次置于西方人的关注视野之中。虽然《印度之行》一直是后殖民文学的重要...
关键词:《印度之行》 民族文化身份 文学批评理论 后殖民文学 自我重构 本土作家 萨义德 文化认同 
库切《福》中的神话解构与重建
《文学教育》2022年第22期45-48,共4页张韶雪 
库切在其小说《福》中对《鲁滨孙漂流记》进行了颠覆和重写。而《鲁滨孙漂流记》正是西方所构建的一种殖民主义文学神话,资产阶级正是通过神话这样一种看似不带政治色彩的言说方式隐蔽的强化了西方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库切在《福》中...
关键词:J.M.库切 《福》 神话 解构 后殖民文学 
《朝圣者之路》中难民身份的建构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22年第4期114-124,共11页朱振武 杨芷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
作为异邦流散作家,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特别关注非洲难民在欧洲的流亡生活,其身份的双重性赋予了他深入剖析自身经验的能力,其作品聚焦种族矛盾,展现出对难民群体的人文关怀。古尔纳的第二部小说《朝圣者之路》就是这样一部具...
关键词:古尔纳 后殖民文学 文化身份 种族主义 异邦流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