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语境

作品数:373被引量:70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詹丽张泉郑祥福王晓华陈景行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殖民语境下的《哈利·波特》
《今古文创》2024年第14期19-21,共3页徐宏前 
本文透过后殖民文学批评的视角,对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进行深度解读,全面解析小说中五类角色之间的复杂纠葛,即倍受歧视的“泥巴种”,不再是独石一块的纯血巫师一族,悲惨的巨人们,被无视的一群小精灵和代...
关键词:后殖民 《哈利·波特》 混杂 生存困境 
反殖民语境下非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式
《世界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35-52,243,共19页郑祥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非洲马克思主义研究及代表人著作译介”(22&ZD01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非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谱系中基于反殖民运动实践的一种特殊状态。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范式,即反殖民主义、良知主义、非洲革命、社会主义本土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非洲马...
关键词:非洲马克思主义 反殖民主义 非洲社会主义 非洲革命 
后殖民语境下《心中的明天》的后记忆书写
《今古文创》2024年第15期24-26,共3页黄秀云 
作为澳大利亚后殖民土著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品,《心中的明天》刻画了在“白澳政策”的影响下原住民的后代如何发展与传承土著文化。作者吉姆·斯科特的混血儿身份使他能够检视土著人生存境遇的同时批判白人殖民者,通过书写后记忆及其与现...
关键词:《心中的明天》 后殖民文学 后记忆 白澳政策 
后殖民语境下非洲文化传统创生的哲学反思
《世界哲学》2024年第1期129-137,F0003,共10页孙绍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3ZDA08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化及其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CKS047)的阶段性成果。
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的二分逻辑赋予非洲一个意味着落后、弱势的政治和文化语义。在后殖民语境中,非洲往往经历着文化归属上的迷离、主体间性的消靡以及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顿。彻底清除殖民主义的文化阴霾,重建非洲自身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非洲文化 后殖民 文化传统 哲学反思 
殖民语境下鲁迅精神资源的传承与转化——以1920—1945年的东北、台湾地区为核心
《东岳论丛》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许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人文化诗学研究”(批准号:22BZW148)。
1920年中国新文学诞生之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鲁迅的作品及其精神思想传播到殖民语境下的中国东北、台湾地区,对当地的文学文化、思想政治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的思想体系和创作实践具有反殖民内涵。在对鲁迅精神资源...
关键词:鲁迅 殖民抵抗 东北沦陷区文学 台湾地区日据时期文学 
殖民语境与文学启蒙的交困——论《中国文艺》文学自救的危机
《许昌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45-51,共7页高姝妮 
2022年辽宁省哲社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委托课题“沦陷时期的‘新文学’建设理路与北京文坛的重振研究”(20221s1qnrcwtkt-52)。
作为华北沦陷区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中国文艺》集结了北平文坛的新晋作家,他们积极探索北平文学的自救出路,为北平文坛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中国文艺》倡导的文学自救并没有彻底改变北平文学的困境,不仅沉寂的文化语境...
关键词:《中国文艺》 文学自救 华北沦陷区文学 文学启蒙 
后殖民语境下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及展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09-113,共5页武子微 
在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过程中,前殖民地国家虽然在形式上摆脱了发达国家控制,但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始终没有话语权。从后殖民主义视域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冲突,现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国际知识产权 发展中国家 
后殖民语境下的网络小说《斗破苍穹》英译研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8-11,36,共5页王改霞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翻译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小说英译研究”(项目编号:SC21BS017);内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后殖民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P016034)。
《斗破苍穹》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30强,其海外阅读量突破1亿人次,读者评论超过100万条,涵盖有声、动漫、影视等多种IP改编形式,是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然而,国内对《斗破苍穹》英译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文章选取《斗破...
关键词:《斗破苍穹》 后殖民主义 翻译 中国文化身份 
伊丽莎白·乔利的文化焦虑——后殖民语境下《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的文化碰触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7期107-110,共4页谭晓亮 赵祥凤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澳大利亚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研究”(21WWD270)。
今年恰逢伊丽莎白·乔利诞辰100周年。乔利在其短篇故事集《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中隐约提到了英澳文化冲突之间背后的权力关系。作为生于英国、移居澳大利亚的文化人,乔利糅合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又谙熟作为流亡者的精神困惑...
关键词:《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 伊丽莎白·乔利 文化焦虑 文化冲突 
“冲破大寂寞,驰骋大荒原”——论古丁的“写印主义”文学实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20-128,共9页宋敏毓 周新顺 
伪满时期作家古丁的文学人生颇具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写与印”的文学实践给沦陷时期萧条颓败的东北文坛带来了生机。创办新文学刊物、发表新文学作品、引发文学论争,古丁以“冲破大寂寞,驰骋大荒原”的口号,“一面作文,一面造坛”...
关键词:古丁 伪满时期文学 写印主义 殖民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