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机制

作品数:2225被引量:9978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移谋廖万清陈金富陈文列戚中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病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肠道致病机制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2025年第4期2142-2156,共15页杨杰波 严鸿林 伍爱民 张勇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NSFSC029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肠道冠状病毒,可导致新生仔猪出现萎缩性肠炎、水样腹泻和脱水,是造成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营养物质的供给是维持动物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也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PEDV的复制和...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致病机制 仔猪 肠道健康 营养调控 
猪圆环病毒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防治措施
《中国畜牧业》2025年第5期103-104,共2页曹红收 
猪圆环病毒病和伪狂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两大重要传染病,分别由猪圆环病毒2型和伪狂犬病毒引起。近年来,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日益增多,显著加剧了对养猪业的危害。因此,笔者深入了解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的危害、致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并制定...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病 伪狂犬病 猪圆环病毒2型 重要传染病 病毒混合感染 养猪业 致病机制 防治措施 
口蹄疫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2025年第3期1250-1262,共13页李海洋 高永宇 李翰文 冯宏盛 鲜钰涵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猪口蹄疫病毒流行毒株VP1蛋白自然递呈CTL表位的分离及功能研究(32273022);大连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2011015)。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FMDV) 增殖 免疫逃逸 致病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诱发儿童1型糖尿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5年第2期88-92,共5页杨勇 宋冬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儿童糖尿病最主要类型,其病因机制复杂,遗传易感和环境因素促发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是导...
关键词: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 分子机制 
戊型肝炎病毒致少见肝外疾病及其致病机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4年第12期1174-1181,1187,共9页张豪锦 蒋素文 胡爱荣 林恳 范莹 王家岚 金梦涵 范诗阳 杨诗琪 
浙江省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项目(No.2016-S04);宁波市医疗卫生品牌学科项目(No.PPXK2024-04)联合资助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HEV感染除导致肝脏不同程度损伤外,亦可能侵犯并损伤肝外其他脏器,使HEV感染的临床表现迥异。较常见的肝外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少见的包括肾脏疾病、血液...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肝外疾病 少见疾病 致病机制 
猪肠道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2024年第12期2667-2672,共6页谷九龙 黄石磊 尹艳玲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QN202303516);重庆市万州区博士直通车科研资助项目(wzstc20230417);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QN202203513);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资助项目(cqsx2021001)。
猪肠道冠状病毒(SeCoVs)是导致新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TGEV和PEDV已在猪群中传播长达几十年而...
关键词:猪肠道冠状病毒 致病机制 入侵机制 免疫逃逸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2024年第12期2673-2680,共8页魏一明 伊淑帅 牛江婷 张双 赵艳丽 赵涵 王开 胡桂学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230101257JC,202401012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285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作为一种高致病性猪肠道冠状病毒,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以来在世界大范围流行,给全球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PEDV结构蛋白...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编码蛋白 干扰素 致病机制 
EB病毒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策略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年第12期2344-2356,共13页李艺祺 贝锦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批准号:82261160657)资助。
EB病毒通过感染B淋巴细胞,在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EB病毒的研究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对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疾病监测水平,还为阐明其致病机制以及开发精准高效的治疗策略提供关键线索.本文综述了三类常见的E...
关键词:EB病毒 B细胞淋巴瘤 临床表现 致病机制 靶向治疗策略 
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24年第6期4-7,共4页李川 戴振宇 黄解珠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均易感,严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效率,导致经济损失惨重。PCV2感染的猪常出现生长停滞、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疫病。该病不仅会导致猪死...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 致病机制 防控 
绵羊肺腺瘤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病毒学报》2024年第6期1476-1485,共10页段续接 张培 刘淑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32072819、32360863),题目:绵羊肺腺瘤病毒LTR调控病毒转录与核膜蛋白SUN2互作机制的研究、JSRV-NM囊膜蛋白诱导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2021ZD0010),题目:牛羊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号:BR22-13-08),题目:牛羊疫病防控与发育工程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项目号:NMGIRT2412),题目:兽医基础与牛羊疫病防控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项目号:B20231072Z、B20210174Z),题目: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诱导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JSRV的“体外拯救”及其诱导绵羊抗病毒免疫应答机制初探。
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是绵羊肺腺瘤(Ovine pulmonary adenomatosis,OPA)的病原,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正反转录病毒亚科,β反转录病毒属,作为致癌性反转录病毒可引起绵羊发生不可逆的慢性传染性肺肿瘤疾病。JSR...
关键词:绵羊肺腺瘤病毒 囊膜蛋白 肿瘤生成 致病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