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模式

作品数:59被引量:1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范建中陈戈寒王杰史云贵金良祥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秦之变与儒法治国模式的新建构
《东岳论丛》2024年第9期161-168,192,共9页李友广 祁涛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人们往往将政治制度的这种变化称之为周秦之变。作为这一历史阶段最为活跃的知识群体,诸子对于其时天下向何处去给予了充分的理论观照。就治国模式的探索方面而言,基于对周代礼制与政治传...
关键词:周秦之变 治国模式 强宗法化 弱宗法化 去宗法化 
乘势而上:科技革命时代的技治主义
《行政论坛》2024年第4期163-174,共12页任剑涛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现代国家运行理论研究”(20235080028)。
当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场科技大革命的转折点上。科学与技术的伟大突破,再次燃起了人类将良政善治的希望寄托于科学技术的巨大热情。在国家治理模式选择上,技治主义随着科技革命又一次为人所积极鼓动。技治主义一直被视为推崇技术专家...
关键词:科技革命 技治主义 国家治理 治国模式 治国理念 
从心论、圣凡论到治国模式的确立——孟荀政治哲学建构理路之比较
《中州学刊》2024年第6期110-117,共8页李友广 
身处周秦之变的时代潮流,诸子多以思考救世良方为要务。就儒家中的孟荀而言,心论是各自建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而对心的不同理解与认知,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圣凡论与治国模式建构上的不同理路及特征。孟子认为,人人皆具道德本心,强调心的...
关键词:心论 圣凡论 仁政教化 礼法并用 
古代这样选武将
《山西老年》2022年第9期26-27,共2页王士祥 
自古以来就讲充文治武功不能偏废,武以安邦,文以治国,文治和武功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两种政治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政治环境下,各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武创业,以文守成,也是历代帝王摸索出来的治国模式。既然如此,...
关键词:历代帝王 文治武功 唐代科举 治国模式 武将 
读懂乡村(二) 礼乐教化与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基于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中华民居》2021年第5期69-82,共14页张孝德 
中国古代的教育治国之道学术界通常将中国古代治国模式认定为“人治”模式。然而当我们研读2500年前的《礼记·学记》时会发现,中国实则是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的实施教育治国的国家。《礼记·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经典,其开篇讲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 教育发展现状 治国之道 礼乐教化 《礼记·学记》 发虑宪 化民成俗 治国模式 
泛教化主义与慎刑主义之融合——《周礼》的理想治国模式被引量:4
《中州学刊》2020年第11期57-64,共8页程政举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先秦自然法思想研究”(18SFB1006);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我国古今司法裁判比较研究”(2019-JCZD-00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周礼》理想治国模式研究”(2020BFX004)。
按照《周礼》的设计,合理分配土地、解决民生问题是实施社会教化的首要之事,合理税赋、均平徭役、选贤任能是实施社会教化的保障措施。社会教化的场合多是在居民集会上,居民组织人数越少,教化次数越多;社会教化的内容主要是国家法律政...
关键词:《周礼》 泛教化主义 慎刑主义 理想国 
古代这样选武将
《风流一代》2020年第26期46-47,共2页王士祥 
自古以来就讲究文治武功不能偏废,武以安邦,文以治国,文治和武功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两种政治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政治环境下,各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武创业,以文守成,也是历代帝王摸索出来的治国模式。既然如此,...
关键词:历代帝王 文治武功 唐代科举 治国模式 武将 考试 
地方政府草原生态治理能动性的限制因素分析——以草原生态补偿实施现状的考察为视角被引量:5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23-127,共5页严海 刘晓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牧区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研究”(15BMZ076)。
地方政府草原生态治理能动性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念的偏差、项目治国模式的缺陷和制度要素权衡的干扰。在生态价值观念上,地方政府常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摇摆不定,且对草原生态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项目治国模...
关键词:草原生态治理 地方政府 项目治国模式 草原生态补偿 
古代这样选武将
《中外书摘》2020年第4期71-73,共3页王士祥 
自古以来就讲究文治武功不能偏废,武以安邦,文以治国,文治和武功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两种政治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政治环境下,各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武创业,以文守成,也是历代帝王摸索出来的治国模式。
关键词:历代帝王 文治武功 治国模式 相辅相成 
论通过法律的国家治理方式
《民主与科学》2020年第2期26-29,共4页徐爱国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项目“从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中期研究成果。
历史的传统和执政的习惯,导致现行的治国方式上,决策者依然习惯性依赖政策。在政策治国和法律治国的选择上,政策重于法治。治国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待漫长的跋涉和探索。依法治国的中国实践: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中国古代治国的正...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德主刑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和法律 国家治理方式 治国模式 依法治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