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

作品数:4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雪莹孔令慧张冰翟业军王丽云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与传播》《青年文学家》《爱情婚姻家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18世纪中俄文学作家创作风格对比研究
《科研成果与传播》2024年第3期204-207,共4页陈思佳 王洪玲 
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项目名称: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18世纪中俄文学作家创作对比(项目编号:YQJH2023064)。
在当今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借助翻译和解读工具以及提倡跨文化交际意识已成为推动文学多元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策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能够共同探索不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将探讨如何通...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18世纪 中俄文学 创作风格 对比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声音——刘文飞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郑晓婷 刘文飞 
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在总结自身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俄文学外交”“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等概念,主张让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同时对接俄苏本土的文学研究传统和欧美的俄国文学研...
关键词:俄国文学 《俄国文学通史》 中俄文学外交 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 
当代中俄文学关系研究:从“影响”到“平行”的转化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159-165,287,288,共9页董晓 
“五四”运动以来,俄罗斯与苏联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中俄文学关系始终处于“影响/被影响”的状态中。直至新时期文学初期,俄苏文学的影响依然留下了鲜明的痕迹。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苏文学的影响在中国的逐...
关键词:中俄文学关系 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 差异性 
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比较--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高觉新为例
《文学艺术周刊》2022年第5期27-30,共4页王妍 
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高觉新作为中俄两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代表,两者生活的时代具有相似性。从人物与时代的角度出发,会发现两个人物之间存在着众多相似之处:奥涅金是生活在19世纪初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高觉新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
关键词:叶甫盖尼·奥涅金 高觉新 中俄文学 无力反抗 地主家庭 贵族知识分子 19世纪初 相似性 
中俄早期文学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比较 --以《卫风·氓》和《苦命的丽莎》为例
《戏剧之家》2021年第22期185-186,共2页鹿译佼 
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了中俄文学不同的文学风格与流派。在中俄早期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弃妇”这一女性形象入手,以《卫风·氓》与《苦命的丽莎》为例,对比分析两国早期文学作品中的弃妇形象异同,进而分析其背后产...
关键词:中俄文学 弃妇 《卫风·氓》 《苦命的丽莎》 
主持人语
《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1-1,共1页董晓 
俄苏文学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对于这种影响的研究,也始终是中国学术界长期的话题。同时,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其100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俄苏文学的深刻影响,使得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俄苏文学 文学交流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俄文学 文学自身 不平衡现象 当代俄罗斯 中国学术界 
中俄文学译介的“迎汇潮流”被引量:3
《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3期96-109,共14页张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94)阶段性成果。
横跨欧亚大陆,比邻而居的中俄两国,有三百多年的中俄文学译介交流发展历史。俄罗斯历史诗学创始人维谢洛夫斯基致力于研究不同文化和文学间相互影响,认为异质文学文化间的交流具有特殊的"迎汇潮流"特征,"外来因素的影响总是取决于其内...
关键词:中俄文学 文学翻译 维谢洛夫斯基 迎汇潮流 
阐释俄罗斯文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爱情婚姻家庭》2020年第10期29-30,共2页张籍元 
近年以来,国内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之下,在这一前提之下,中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国内开始强化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中俄文学 教学策略 教育价值 研究分析 
中俄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基于高校公选课角度的研究被引量:1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年第5期113-114,118,共3页冯秀娥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看中俄文化差异与融合”(17WWE364)
中俄两国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国,近年来两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中俄文化交流是提升中俄两国开展广泛合作的助推力,从高校公选课《外国文学》的角度分析中俄文化在文学成就、文学精神、文学特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
关键词:中俄文学 中俄文化 差异与融合 
自我与他者之间:谈五四时期中俄文学上的“相似性”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10-116,共7页张立军 王丽云 
辽宁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早期接受研究”(LDQN2017009);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重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命题”(L16AZW001)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文人提出了中俄文化与文学领域的"相似性",虽然就当时中俄之间的实际国情特别是两国的文化而言,差异性远远大于"相似性",然而,这种差异性与"相似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减弱"相似性"拥趸的热情,相反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
关键词:五四时期 中俄 文学与文化 “相似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