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系

作品数:35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鸿儒麦耘黄昭艳唐顺潘悟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文教资料》《语言研究集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音韵学讲义》出版
《语文研究》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所著《汉语音韵学讲义》于2023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讲的北大本科生音韵学课程的讲义,是作者多年授课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绪论介绍音韵学的名称、功用及学习和研究方法。第一...
关键词:等韵学 汉语音韵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韵镜》 中古音系 韵图 名词术语 专业术语 
汉语元音前高化链移引起的中古韵书异读
《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1期56-69,127,共15页赵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2YJA740041)。
前中古期,汉语发生元音前高化链移,上古歌_(1)歌_(3)部、支歌_(2)部、脂_(2)脂_(1)部受音变规则作用,经分化、合并,变入中古歌麻佳皆支脂齐韵,在韵书中表现为异读。前高化链移不可能产生滞后层,由于麻_(二)佳同韵、支脂混韵反映语音借入...
关键词:异读 元音高化链移 层次 外借层 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期43-58,共16页麦耘 
文章指出中古音系研究当以中古介音的研究为核心,并以《切韵》“重纽”问题为切入点,理解韵图“等”的含义和形成史。文章构拟了中古后期韵图的四类介音:一等-φ-,二等--,三等-i-,四等-j-(二、四等带摩擦色彩),中古前期《切韵》的四类介...
关键词:“等” 重纽 介音 声介合母 中古前期和后期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被引量:4
《辞书研究》2022年第2期1-17,I0001,共18页麦耘 
文章指出中古音系研究当以中古介音的研究为核心,并以《切韵》“重纽”问题为切入点,理解韵图“等”的含义和形成史。文章构拟了中古后期韵图的四类介音:一等-Ø-,二等-ɣ-,三等-i-,四等-j-(二、四等带摩擦色彩),中古前期《切韵》的四类介...
关键词:“等” 重纽 介音 声介合母 中古前期和后期 
汉语首次长元音高化链移和引起的元音音系重组被引量:4
《语言科学》2020年第3期305-317,共13页赵庸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YY048)资助。
前中古期,汉语通语语音史上曾发生首次长元音链式音移,引起一系列的音系重组,在元音音系中表现为上古歌鱼侯幽部的分化、合并以及中古歌麻模鱼虞侯豪肴尤幽韵的形成。这一事件中,高化规则对长化规则在作用时间上完全涵合。鱼部短元音长...
关键词:音变 元音 高化链移 音系重组 词汇扩散 中古音系 
望江方言语音研究
《文教资料》2020年第16期1-4,共4页孙伟芳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县的语音具有一定的特点。依据方言处理系统,归纳出望江方言声母20个、韵母49个和声调5个。与普通话相比,望江方言具有■与n互补、?的成系统性及去声一分为二等语音特...
关键词:望江方言 声韵调 中古音系 
汉语首次长元音高化链移和中古韵书异读的来源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19年第4期392-404,510,共14页赵庸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切韵》系韵书的异读成因及语音层次研究”(16CYY04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各民族及‘一带一路’邻国语言文字中汉字音的数字化整理与研究”(18ZDA296)的阶段性成果
前中古期,汉语经历首次长元音高化链移,上古歌鱼侯幽部受规则作用,经分化、合并,变入中古歌麻模鱼虞侯豪肴尤幽韵,在韵书中表现为异读。这批异读或者来自上古同部异音,或者来自上古同部同音。前一类异读需区分主体层、超前层、滞后层,...
关键词:异读 元音高化链移 词汇扩散 中古音系 
敦煌佛经音义声母演变的中古特色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3期127-136,共10页张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佛经音义整理与唐五代译经及社会历史研究"(14BZJ007);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敦煌佛经音义研究"
敦煌佛经音义所代表的语音体系总体应属长安语音系统,其中包括了部分代表中原雅言的《切韵》《广韵》语音属性。作为敦煌出土的文献,其声母在演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打上许多西北方音烙印。同时,这些演变过程又带有鲜明的中古特色。
关键词:敦煌佛经音义 声母演变 中古音系 
川北巴中、剑阁等地话部分知系字读龈音与川西南自贡、西昌话之对比
《语言历史论丛》2016年第1期243-256,共14页杨波 
四川省哲学和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方言研究”(2015-2017)项目阶段成果。
本文以方言田野调查资料,将四川北部分平翘舌的通江、南江、平昌、巴州、剑阁五县六点的知系声母今音读龈音(平舌音)情况作归类分析,再将其与四川西南分平翘舌的自贡、西昌地区的此种情况做比较,得出一个共同的现象:中古知系声母今读龈...
关键词:四川地区 方言语音 龈音声母 对比 中古音系 
枣强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68-76,共9页李艳玲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枣强方言隶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邢衡小片,接近普通话,但就其音系来源而言,与普通话音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枣强方言音系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比较发现:枣强方言声母系统进一步简化,主要表现...
关键词:枣强 方言 中古音系 声母系统 韵母系统 声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