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作品数:36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谷鹏飞张永刚段吉方童庆炳曾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文艺理论与批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大庆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批评理论的重构——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10期I0013-I0013,共1页刘铮 
一直以来,关于文学是否会终结的讨论一直不绝如缕。在论争中,有关文学不会也不可能终结的理论阐说占据了上风,学者们从情感的需要、文化的赓续、文学性的播撒等维度力证了该命题的虚假。但在现实中,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却没有听从...
关键词:当代文学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 批评理论 文学的发展 反思与重构 溃败 阐说 文学性 
“在正直的爱的海岸上”——评孟繁华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5期123-129,共7页钱晖 
批评研究是一种具有文学史性质的叙述,它应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结构中完成一种总体性的把握和定位,而批评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则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与路径。孟繁华的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2016—2021的文学状况》为我们展...
关键词:当代文学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文学杂志 孟繁华 学术期刊 文学经典化 文学状况 近五年来 
钱中文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代际革新——钱中文先生的学术贡献刍议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3期9-13,共5页汪正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与文献整理”(项目编号:19ZDA262)的阶段性成果
钱中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化,他对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理推进与主要贡献。钱中文也推动了国外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在中外文学理论的交流与对话中革新思维方式进而推动我国文学理论研...
关键词:钱中文 审美反映 审美意识形态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论争在中国:反思与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56-57,共2页王宁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由一批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中青年学者型批评家发起了一场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继兴起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之后中国文学理...
关键词:西方现代派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理论界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中青年学者 反思与启示 锐意创新 批评家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50-51,共2页谷鹏飞 
从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在结构来看,其百余年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对中国文学理论传统性的执守,始终没有彻底走向现代性的知识学道路,而是一直纠缠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复杂关联中。文学理论的国家性与传统性接续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知识谱系学 知识社会学 传统文学理论 话语体系 复杂关联 内在结构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被引量: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12-22,共11页谷鹏飞 
西北大学繁荣计划中青年特色优势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0世纪中国审美风尚史”(114021900001)
历时7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是以“现代性”与“传统性”互为表里的知识化与功能化建构过程。无论是初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人道主义”“形象思维”理论讨论,还是通贯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性”“主体性”“人道主义与异化问...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传统性 现代性 
“媒介即讯息”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价值研究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21-22,共2页鹿茸茸 
近年来,国内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研究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其“媒介即讯息”理论在传播学和文艺美学领域更是广受欢迎,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笔者不揣谫陋,重新审视“媒介即讯息”对我国当代文学理...
关键词:媒介即讯息 文学理论 新变 
文类规范与破格
《泉州文学》2019年第1期73-75,共3页刘小新 
'文类'是文学理论中最为古老的范畴之一,其意指文学的各种类型。文学的分类问题历来是文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熟悉'三分法'或者'四分法'——即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或者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就是将文学...
关键词:文类规范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韦勒克 
当代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与范式建构(1950—1970年代)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99-105,共7页李金花 
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政权、行政力量的直接干预。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主要经历了照搬、模仿、补充、创新苏联文学理论等四个阶段,并形成了稳定的形态系统。新文学理论的建设成...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50-1970年代) 范式 文学理论教材 苏联模式 
笔谈: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126-129,共4页洪治纲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一直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强调,必须置身于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以现实针对性和审美范导性为原则,在自觉意识与开放视野中,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学经验和文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当代 当代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体系 历史文化语境 现实针对性 自觉意识 文学发展 文学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