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声部民歌

作品数:31被引量:1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樊祖荫毛云岗张中笑王晶王晓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音乐》《音乐创作》《民族艺术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樊祖荫先生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20年第2期103-109,共7页孟珠 孟凡玉 
樊祖荫先生是我国系统研究多声部民歌、取得丰厚成果的学界泰斗。樊祖荫先生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多声部民歌研究过程中,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其中,关于四川阿坝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发现过程带有一定戏剧性,堪称传奇,对学界后辈具有诸多启发意义。
关键词:樊祖荫 羌族多声部民歌 中国多声部民歌 
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述评
《今古文创》2020年第20期65-66,共2页刘哂吸 
自中国多声部民歌这一名词被提出以来,对其的研究经历了许多的机遇与挑战,可大致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以及有待创新阶段四个时期。随着集成工作的进展和研究的深入,我国对于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
关键词:多声部民歌 历史回顾 主要范畴 评价展望 
励精图治,求真务实——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读后
《中国音乐》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王耀华 
励精图治,指的是樊祖荫教授从195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学时,第一次听到中国民间的多声部民歌开始,一直到现在,六十余年如一日,关注着这一学问领域。自1963年写第一篇有关多声部民歌的论文开始,直接投身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实践,上山下...
关键词:励精图治 求真务实 多声部民歌 多声思维 多声结构 多声部民歌构成因素 
求索之路——樊祖荫先生的音乐人生
《人民音乐》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徐天祥 
一不知不觉间,樊祖荫先生近八十高龄了。由于早年跟随先生学习,工作后有幸经常与他见面,先生又一如既往地始终活跃在音乐研究的前沿,经常有重量级的成果发表,因而我很难意识到樊老师已步入耄耋之年,而我也逐渐接近中年了。先生在我心中...
关键词:樊祖荫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多声部民歌 
论中国多声部民歌在音乐鉴赏课堂中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8年第12期191-191,共1页刘一帆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小学乃至专业的高等音乐院校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与学习更加重视起来。目前,音乐欣赏或鉴赏已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内容,许多专业的音乐院校也把音乐鉴赏作为一门专业的必修课程来学习。而最为典型...
关键词:中国多声部民歌 音乐鉴赏课程 音乐教育 音乐审美 
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线性思维
《北方音乐》2015年第23期14-14,16,共2页陶文青 
民歌创作、表演的口头性、即兴性,决定了其传承的变异性,而这与音乐理论的相对稳定性、科学性、系统性有所不同。因此,植根于单声部民歌,或说变异于单声部民歌基础上的我国多声部民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单声部民歌的变体,是多声部音...
关键词:线性思维 民歌 传承 自觉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多声部民歌及其未来走向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5年第10期111-113,共3页王梅 
我国具有丰富的多声部民歌资源,它们在音乐题材、织体形态和审美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这些多声部民歌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推进和深化我国合唱艺术的民族化进程,有利于我国现代合唱艺术的繁荣,而且也会极大的促进世界合唱艺术...
关键词:中西音乐比较 多声部民歌 民族化 
中国多声部民歌与欧洲奥尔加农在音乐形态上的异同
《北方音乐》2014年第16期140-141,共2页齐丽文 
中国多声部民歌与欧洲早期多声部民歌从其发展、传承、影响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轨迹。文章从记谱、受众面、传承与影响、体裁、织体结构等侧面因素反映其种种差异。
关键词:多声部民歌 奥尔加农 音乐形态 
中国多声部民歌与欧洲早期多声音乐形态之比较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郝瑾 
多声部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老文化的遗存。本文从中国多声民歌与欧洲早期(奥尔加农)多声音乐客体形态之比较,存在着诸多共同特性,笔者试图从中西多声音乐的不同文化背景视野的角度加以探讨中西多...
关键词:中国多声民歌 欧洲早期多声音乐 音乐形态比较 个性特征 共性特征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及展望被引量:1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樊祖荫 
1978年以后,随着整个中华民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包括多声部民歌研究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举要概述了近30年来涌现出来的对多声部民歌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提出了拓宽...
关键词:中国多声部民歌 民间多声 回顾 展望 学科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