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

作品数:239被引量:12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赖永海麻天祥吴丹姚彬彬张文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隋唐佛教的国际性
《文史知识》1995年第2期33-33,共1页吴悟 
隋唐时代,中国佛学的地位虽不及印度,但确只次于印度。并且当时中国乃亚洲中心,从国际上看,中国的佛教或比印度尤为重要。当时所谓佛教有已经中国化的,有仍保持印度原来精神的。但无论如何,主要僧人已经多为中国人,与在南北朝时最大的...
关键词:中国化 印度人 中国佛教 中国佛学 隋唐佛教 智者大师 南北朝 法相宗 西域人 新罗 
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
《文史知识》1989年第7期115-,共1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佛学随社会的文化结构的逐渐变化呈现出新的特色,这给近代诗坛带来如下影响:(1)宗教意识上对狂禅的批判。(2)文学批评上对佛学意识的夸大。(3)在文学建设上形成真正的佛教文学。据此可把近代诗坛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关键词:中国佛学 佛教文学 宗教意识 佛学思想 佛理 龚自珍 山水景物 文学批评 弘赞 入禅 
心性本净与心性本觉——吕澂先生在佛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文史知识》1987年第11期104-108,共5页张春波 
吕澄先生从事佛学研究逾半个世纪。他所取得的成就远非一篇短文所能罄尽。现仅就先生对佛学义理方面的研究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略作介绍,并谈一点先生的生平与治学作风。
关键词:佛学研究 本净 吕澂 大乘起信论 中国佛学 欧阳竟无 成佛 楞严 圆觉 中国禅宗 
近代中国佛学的特点及其评价
《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103-,共1页
在研究近代中国哲学时,一般认为西学的传入对其有重大影响。楼宇烈在《近代中国佛学的特点及其评价》(《文史哲》1986年1期)一文中认为在探讨近代中国哲学时。
关键词:中国佛学 近代中国 《文史哲》 唯识学 楼宇烈 佛教理论 文中 近代自然科学 理论原因 近代唯物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