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

作品数:1286被引量:1609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柱陈胜前高蒙河陈星灿王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济登上考古学高峰的五级台阶
《文史天地》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孙守让 
李济(1896-1979年),字济之,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因为在考古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一级:享受京城优质教育李济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县的一个乡村小镇——郢中镇。李济的父亲李权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饱读诗书....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李济 中国现代考古学 饱读诗书 钟祥县 郢中镇 优质教育 
如何衡量中国考古学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展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陈胜前 
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学术评估普遍存在,衡量标准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考古学领域,如何衡量考古学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尽管这是一个关系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但是学界罕有相关的讨论。当我们表述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研究 学术体系 当代学术 学术评估 分支领域 中华文明探源 考古学发展 
中国考古学独立性的思考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毕德广 魏坚 
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证经补史”的烙印,先天地带有史学色彩和致用功能。“证经补史”就是使用地下出土资料证实或补充古史记载。而地下出土资料的获取需要依赖于科学的考古发掘,故当时的学者们更重视田野考古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出土资料 考古发掘 田野考古 学科独立性 补史 
第三十八期:立足敦煌,面向世界——《敦煌研究》的办刊实践
《中国期刊年鉴》2024年第1期356-360,共5页赵声良 
吴尚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三十八期“刊协讲堂”!《敦煌研究》自1983年正式创刊以来,发表论文3900余篇,涉及敦煌学的所有专业,不仅在世界敦煌学界有越来越大的影响,推动了敦煌学的发展,而且对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学、语...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语言文字学 敦煌学 办刊实践 音乐舞蹈 文物保护 科技史 古代民俗 
新中国成立前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112-123,共12页王元林 
纵观晚清民国时期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之路的发展过程,从具有一定合作意识的中瑞合作仰韶村遗址、中美合作西阴村遗址调查发掘到初具规范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中美合作周口店遗址考古等早期国际合作实践,始终伴随着中国文物保...
关键词:中国考古 文物保护 国际合作 
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纪要
《草原文物》2024年第4期121-124,共4页党郁 徐婷婷 
2024年9月22-23日,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在赤峰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及自治区宣传部、文旅厅、文物局、赤峰市相关单位...
关键词:红山文化 中国考古学 考古新发现 科技考古 公众考古 国家文物局 中国人民大学 中华文明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撷要
《文物季刊》202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条山地区夏商时期矿冶遗存考古调查与综合研究”(批准号21&ZD238)阶段性成果。
2024年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召开。此次会议由山西省文物局、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国家文物局 国家博物馆 山西大学 海外学者 山西省运城市 冶金考古 夏商 
中国考古学独立性的思考
《考古学报》2024年第4期435-448,共14页毕德广 魏坚 
目次一中国考古学形成与科学性诉求二学术目标转向与独立意识觉醒三走向整合之路四结语中国考古学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文化自信 意识觉醒 独立性 发展历程 目标转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余年 
从傅斯年恐高说到早期考古人的恐惧
《华夏文化》2024年第4期36-38,共3页李小东 
作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傅斯年毫无疑问是中国考古学诞生初期的重要领导人。1927年,傅斯年呼吁:“我们要实地搜罗材料,到民众中寻方言,到古文化的遗址去发掘,到各种的人间社会去采风问俗,建设许多的新学问!”次年,傅斯年又在《...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历史语言研究所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史语所 首任所长 上穷碧落 傅斯年 田野发掘 
“考古”百议
《大众考古》2024年第12期18-18,共1页
经过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中国考古学逐渐建立起新石器和早期青铜时代的时空框架,总结出以中原、海岱、江汉、环太湖和燕辽等五大文化区系为主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这一长时段的文化演进过程,自早至晚可以分为若干个历史发展阶段,如...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秦汉帝国 早期青铜时代 时空框架 夷夏 多元一体 一体化进程 多元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