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作品数:59被引量:158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于贵瑞何洪林李克让陶波王秋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遥感学报》《生态环境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科学》2024年第4期129-139,共11页李元征 冯智志 李立 杨晓雨 柳敏 王文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375,4190123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4A170005);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22102320246,232102110039)。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国范围生态敏感性评价鲜有报道,且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存有不足。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利用遥感、气象、土壤等数据,评价全国陆地生态系统五种生态问题及其综合的生态敏感性,并在国家、生态区与流域...
关键词:冻融侵蚀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石漠化 盐渍化 GIS 
2000-2018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指数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3期290-298,共9页王军邦 陈惺 欧阳熙煌 丁玥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0503803,2016YFC050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507);中科院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计划(LHZX-2020-07);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23100202);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STEP)计划(2019QZKK0302)。
生态状况的退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定量分析生态质量方法的发展,加速了生态质量概念的完善,从而有利于指导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基于当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生境的像素级历史基线的生态质量概念框架,应用卫星遥...
关键词:生态质量 遥感 模型 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 
2000-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被引量:5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2期155-167,共13页范仁雪 朱先进 陈智 于贵瑞 张维康 韩朗 王秋凤 陈世苹 刘绍民 王辉民 闫俊华 谭俊磊 张法伟 赵风华 李英年 张一平 石培礼 朱教君 吴家兵 赵仲辉 郝彦宾 沙丽清 张玉翠 姜世成 顾峰雪 吴志祥 张扬建 周莉 唐亚坤 贾丙瑞 李玉强 宋清海 董刚 高艳红 蒋正德 孙聃 王建林 何其华 李新虎 王飞 魏文学 邓正苗 郝翔翔 李彦 刘晓利 章熙锋 朱治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585,32071586)。
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是粮食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础。分析AGPP的时空变化可以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但需以准确评估区域AGPP为基础。基于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和公开的数据集,...
关键词:中国 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随机森林回归树模型 时空格局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稳定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被引量:1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2期216-226,共11页王锴 朴世龙 何悦 刘永稳 何洪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9YFA0607304)资助。
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有助于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碳汇的可持续性,可为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文章综合采用大气反演法、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基于碳通量观测的机器学习模型等3种主流方法,解析了中...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稳定性 年际变异 中国 碳中和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9
《生态学报》2023年第3期1219-1233,共15页涂海洋 古丽·加帕尔 于涛 李旭 陈柏建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1xjkk0701);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30301);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020-SF-145)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重心模型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驱动机制 
基于过程模型的2000—2018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其权衡与协同分析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23年第2期496-509,共14页牛忠恩 何洪林 任小丽 张黎 秦克玉 赵旦 吕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F0703903)
2000年以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经历了剧烈变化并显著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深入理解近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权衡与协同关系对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最新发展的遥感驱动的生态系...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过程模型 CEVSA-ES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酸雨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影响的整合分析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2年第24期10191-10200,共10页刘丰彩 杨燕华 江军 俞梦笑 夏诗婷 闫俊华 王应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296);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1A1515010652);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2020289)
通过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国内外公开发表的81篇模拟酸雨实验论文的2683条有效观测数据,量化了酸雨对中国3个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和农田)土壤呼吸(Rs)及其组分(自养呼吸(Ra)、异养呼吸(Rh))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显著降低了R...
关键词:有机碳 异养呼吸 生物量 土壤PH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研究展望被引量:19
《科学通报》2022年第31期3625-3632,共8页周广胜 周梦子 周莉 汲玉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41007)资助。
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厘清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潜力不仅对准确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更是人类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的基本前提.本文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视角,综述...
关键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汇 生态工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被引量:9
《科技导报》2022年第19期15-24,共10页董战峰 毕粉粉 冀云卿 
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问题的内涵与科学意义,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促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生态碳汇的技术研发与能力建设、...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 陆地生态碳汇 碳中和 
氮添加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土壤碳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1
《生态学报》2022年第12期4823-4833,共11页郭洁芸 王雅歆 李建龙 
南京市政府重点科技专项(长江生态文明发展史与战略研究(043013005001))。
近年来,中国大气氮沉降水平不断增加,过量的活性氮输入深刻影响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虽然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了模拟氮添加实验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影响,但是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和不同的施氮措施,关于植物和土壤碳库对氮添...
关键词: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整合分析 氮添加 陆地生态系统 碳积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