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

作品数:3605被引量:6126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梅荣政王浩斌王伟光张晓明綦玉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开辟中国经济学新境界被引量:5
《东南学术》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宋冬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及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2VSZ130)。
一、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开辟中国经济学新境界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
关键词: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说 我国经济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我国国情 核心要义 自主 时代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演进
《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第6期41-52,共12页杨卫 刘柯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动向及对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2AGJ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孕育、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领导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发展,因而,也经历了百年演进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回顾中国马克思主义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化 百年演进 中国经济学派 实践性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3期4-19,共16页李长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章,并结集出版《史料与史学》一书,对史料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
关键词:翦伯赞 《史料与史学》 刘知幾 梁启超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1919—1949)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93-103,156,共12页王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建构的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919-1949)”(22&ZD022)的阶段性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理论需求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新视野,是中国学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进步知识分子推动了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 学术话语权 研究范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问题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5-32,共18页谷鹏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学阐释学的‘中国范式’研究(1942—2022)”(22AZW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新格义”阐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范式:系统为基的“主主平等普惠”——基于对中西现代化哲学根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23年第3期5-12,127,共9页韩庆祥 张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编号21&ZD011)的阶段性成果。
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明确其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哲学范式、核心概念、主体理论、总体框架、理论地位等,其中哲学范式是最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和“西方中心论”的哲学根基是“主客二分”,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化 哲学范式 主主平等普惠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王海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料整理及研究”(项目号:21&ZD047)的阶段性成果。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党的领袖和领导集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群体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在一定意义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总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知识体系 
立足中国现场 回应时代之问 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报告(2022年)
《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胡冯彬 刘胜男 高敬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20&ZD323)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特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
关键词:全国代表大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驱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立足 
中华传统“心学”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表达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0-95,共6页王久燕 靳东超 吴文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KSB045)。
中华传统“心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智慧,以“明本心”“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为其内核。中华传统修身智慧的内在要求与马克思主义纪律观、集体观、实践观有着诸多内在契合,这为两者相结合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文化上的...
关键词:中华传统心学 共产党人“心学” 党性修养 马克思主义表达 
“双重逻辑”说所开启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之路
《学术界》2023年第2期5-15,共11页王南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有效地改变世界为鹄的,其理论之中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决定论与能动论之张力,而孙伯鍨先生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精深解读所阐发的“双重逻辑”说,不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最早揭示出了这一张力问题,开启了一条富有成效...
关键词:能动论 决定论 人本逻辑 科学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