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权法

作品数:76被引量:67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孟勤国王利明梁慧星温世扬陈华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物权法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中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编纂
《中德法学论坛》2019年第2期127-149,共23页罗尔夫·施蒂尔纳 霍旭阳(译) 
中国《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以中国《物权法》为蓝本作了增删,未作重大修改。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来看,目前中国的物权变动模式采"不完全"的区分原则,由于其"未完全"所以无法继受抽象性,对于交易安全的影响只能通过其他制度弥补。虽然中国...
关键词:物权编草案 物权法基本原则 登记 善意取得 
论中国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征收制度被引量:1
《中国市场》2018年第21期182-183,共2页李昊冉 
公共权力的财产征收和人们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的利益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矛盾日益显现。解决这一冲突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在从司法的角度正确认识不动产征收行为的法律性质,在正确认识财产征收和征用关系的基础之上,对房地...
关键词:物权法 不动产 征收制度 法律 
物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境地——评孙宪忠教授的《中国物权法总论》被引量:1
《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第4期124-132,共9页薛波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青年项目培育工程"项目<商事登记激励机制的法律构造>(项目编号:QNPY2015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与国内同类型的物权法论著相较,孙宪忠教授的《中国物权法总论》一书,具有五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充满浓郁的人文主义关怀和民权思想;二是思想性和技术性兼备,突出物权法作为裁判法的固有属性;三是以支配权和请求权区分为纲,构筑起物权法...
关键词:人文主义 支配权 请求权 物权行为 
中国物权法中的共同抵押——制度缺失的现实困境与走出困境的途径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158-165,共8页申政武 
<正>笔者研究的中国物权法中的共同抵押,可能与一些学者的主张不同,笔者认为中国现行法中没有规定这一制度。~②因此,虽然已有不少教科书、论文等在谈论这个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些都属于面向未来的理论构建而非现行法的解释。本报告也属...
关键词:抵押权人 担保法 钱明星 制度缺失 共同抵押权 法的解释 抵押人 王利明 抵押制度 用益物权 
中日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研究
《人间》2015年第12期92-92,共1页李亚楠 
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最初见于《德国民法典》中,其设立目的在于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及交易安全。本文主要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不同法律规定进行比较。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这一制度。...
关键词:善意取得 中国物权法 日本民法典 比较研究 
中国物权法的意涵与时代特征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4期273-274,共2页甘建明 
中国物权法的制定从上个世纪开始讨论,到制定完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最终在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现了立法的又一次伟大进步。物权法在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
关键词:物权法 立法效果 时代特征 
中国物权法的功用与时代特征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4年第2期3-23,共21页陈华彬 
引言物权法是调整财产的归属和财产的物权性利用的法律,其功能在于实现社会财富的'定分止争'和'物尽其用'。而新中国的真正全面、系统的物权立法,是在2007年3月由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今年恰...
关键词:物权法体系 物权立法 物权性 中国古代法 担保物权 民法学者 取得时效 中国民法 定分止争 用益物权 
也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被引量:59
《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3期95-113,共19页郭志京 
登记对抗的本质是仅赋予第三人以否定(他人)物权变动的权利,而非(自己)取得物权的权利,"不登记不得对抗"规则是交易便捷与保护第三人利益相平衡的结果,对当事人具有风险提示作用,对第三人来说则是调查义务的减轻。对于其理论构造,日本的...
关键词:登记对抗 理论构造 第三人范围 理性基础 
芝大法律经济学与中国物权法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18,共18页张永健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发源自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经济分析方法,对研究中国物权法问题,有无、有何启示。在引用学者对无主物先占、物权抛弃、时效取得的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理论无法直接套用到中国,但研究者如果能体察理论背后...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 无主物 经济分析方法 所有权人 取得人 不动产登记 原始取得 芝加哥大学 产权界定 理论架构 
中国物权法研究的时代特征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1期18-19,共2页刘瑶 
物权法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引进、否定,在《物权法》编撰期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复兴。在立法论和解释论上,物权法研究将重点从借鉴西方物权理论转向挖掘本土物权问题,构建中国自己的物权理论体系;从思维方式上,逐步从规律研究...
关键词:物权法 理论研究 时代性 研究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