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随笔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科安杨义姚春树蔡西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泉州师范学院学报》《阴山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西部论坛(陕西)》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系统:中国现代随笔观念的艺术构建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83-85,共3页黄科安 
“非系统”,是中国现代随笔家发散性思维下的艺术构建,体现着现代随笔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其美学内涵是“随便”、“松散”和“无序”,而促成“非系统”这些美学内涵形成的背后深层因素是中国现代随笔家一直抱着致力反体系化的思想理...
关键词:中国现代随笔 非系统 美学内涵 艺术构建 颠覆 
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随笔的话语建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39-44,53,共7页黄科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04CZW012)
中国现代随笔的话语建构,离不开国外现代文艺思潮和现代随笔理论的影响,这典型地表现在中国现代知识者接受西方现代性的批判观念,从而将社会启蒙、社会变革、人生改造统一到随笔的创作中去。与传统随笔比较,中国现代随笔出现了在西方现...
关键词:西方现代性 中国现代随笔 话语建构 
构建中国现代随笔的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评黄科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57-160,共4页姚春树 
古今中外随笔的创作数量极多、成就斐然,然而古今中外关于随笔的理论研究,却是惊人的贫乏。其论者大多是片言只语,语焉不详,带有随意性、感悟性、经验性的特点,而且常常是歧见并出、自相矛盾的。这充分说明了,研究随笔和中国现代随笔的...
关键词:现代随笔 构建 学理研究 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探索通往现代随笔研究的成熟之路——评《中国现代随笔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273-278,共6页杨义 
关键词:中国现代随笔 成熟 博士论文 本体性 学术 
外国随笔: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引进与实践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147-153,共7页黄科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外国随笔对中国现代随笔的发展和繁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发掘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 ,力图再现现代知识者引进和译介外国随笔的宏观图景 ,并在此基础上 ,探索和研究外国随笔理论和作品的创作方法、言说方式、美学特征 ,及其对中国...
关键词:中国现代随笔 现代知识者 译介 言说方式 创作方法 审美趣味 繁荣 实践 知识背景 丰富 
中国现代随笔兴衰消长及其思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黄科安 
20世纪中国现代随笔是现代知识者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炼狱”中的精神产物。回顾现代随笔所走过的历程,应该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消长兴衰的经验和教训。首先,现代随笔是知识者高扬现代理性批判精神,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
关键词:中国现代随笔 现代知识者 兴衰消长 经验教训 
中国现代随笔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现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39-46,共8页黄科安 
在对中国现代随笔的总体考察中 ,本文认为从“艺术掌握世界方式”入手 ,是探索中国现代随笔艺术审美形式的最佳途径。其中发散性思维和悖论式思维 ,是中国现代随笔家最为典型的思维类型。抓住二者的思维特征 ,深入探讨和研究“闲笔”、...
关键词:中国 现代 随笔 艺术观念 审美表现 发散性思维 悖论式思维 思维特征 闲笔 反讽 诙谐 “隐形结构” 
丰富·多样·创新——论发展阶段的中国现代随笔(1937-1949)
《西部论坛(陕西)》2003年第2期49-53,共5页黄科安 
本时期处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多种政权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对峙,现代随笔因而出现鲜明的区域特色。从随笔的性质言,既有“匕首”、“投抢”类的战斗性随笔;也有用“隐讽”或“曲笔”来写,即所谓“软性”题材的随笔;从表现形态看...
关键词:中国 现代随笔 战争年代 议论性随笔 战斗性随笔 随笔小品 随笔理论 鲁迅 表现形态 杂文 
王纲解纽下的繁荣与兴盛——论创建阶段的中国现代随笔(1917-1937)
《阴山学刊》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黄科安 
中国现代随笔萌芽于"五四"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是现代知识者进行社会启蒙、思想改革的主要言说载体。而现代报刊和出版社的崛起和发达,成了现代随笔产生的物质前提,也是现代随笔赖以生存和繁荣的物质基础。现代随笔以新的"质"出现在现...
关键词:中国现代随笔 创建阶段 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艺术风格 
诠释与界说——中国现代随笔概念的历史性考察被引量: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01-107,共7页黄科安 
泉州师范学院2001年度科研课题"随笔的本体研究"
本文把中国现代随笔概念置放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中考察,注意辨析西方“essay”与中国古代随笔概念之间的异同,指出中国现代学者在“五四”后既直接承续西方“essay”的精神余脉,同时又为西方强势话语阻断的中国传统意义上...
关键词:中国现代随笔概念 文化背景 历史性考察 中国现代文学 诠释 界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