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

作品数:1351被引量:112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温庆新鲍国华陈平原黄霖顾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的小说创作思想与《中国小说史略》的编纂被引量:6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5期81-89,共9页温庆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辨正"[项目编号:15FZW057]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的小说创作思想对其编纂《中国小说史略》有着重要影响。从鲁迅整理古代小说文献到具体编纂《史略》时将小说作为历史现象来解读、再到其授课意图及效果,均可证明其借"国民性批判"的视角确立"立人"思想以主导《史略》编纂之目的意...
关键词: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立人 为人生 市井细民写心 
二战以来海外中国小说研究简说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107-116,共10页何萃 
为识庐山真面目,置身山外是十分必要的,但亦需有身在庐山的真切体验为前提。若非如此,庐山愈远,愈失其真。二战以来海外中国小说的研究者,由于总体上对中国文化日渐隔膜,其个别研究有许多难免断章取义、图画鬼物之嫌,这具体表现在对中...
关键词:海外汉学 中国小说 叙事学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胡适文学史方法论比较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34-34,共1页白振奎 蒋凡 
关键词:鲁迅 文学史 胡适 超越 审美批评 《中国小说史略》 传统 旧学 乾嘉 史识 
著述的底气与厚度,来自心境澄明
《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自心 鲁迅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 “心境” 研究计划 技术手段 古小说 陈平原 日本学者 问题的关键 
明代小说研究与文学遗产继承问题──评陈大康《明代小说史》及其他
《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89-93,共5页郭豫适 
关键词:明代小说 小说创作 明代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 中国小说史 继承问题 《红楼梦》 明代诗文 社会生活 研究方法 
对鲁迅的亵渎
《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50-50,共1页
关键词: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文学成就 现实的人 陈源 凌叔华 李长之 政治罪 梁实秋 全盘否定 
没有流派的文学时代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66-66,共1页
孙绍振在《没有流派的文学时代》(《小说评论》1996年3期)一文中说: 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先锋小说,可能会成为中国小说界最后一个文学流派。虽然在此之后,文坛也有什么“新状态”、“新体验”之类,但这些更多的是办刊策略,是人为地把一...
关键词:先锋小说 文学流派 文学时代 办刊策略 文学群体 新状态 中国小说史 新体验 八十年代 小说评论 
论“钱钟书热”
《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5期38-38,共1页
陈传席在《话说文坛名家与大家》(俄《文论报》1995年7月1日)一文中指出:钱钟书热的兴起是时代特征的显露.文坛上现在是阴盛阳衰,缺少阳刚大气.小巧玲珑,精致优美被人看重.这是一个时代风尚.钱钟书的学问可用一句话概括.小巧精致.但其...
关键词:“钱钟书热” 时代特征 中国小说史略 谈艺录 鲁迅 中国画 时代风尚 崇拜心理 1995年7月 记忆力 
“史”与“资料长编”有别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40-40,共1页
陈平原在《论小说史体例》(《文学评论家》1991年1期)一文中指出: 首先必须区别“史”与“资料长编”。鲁迅、茅盾都曾批评某些文学史只不过是“资料长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史”。具体评价可能偏颇,可力主区分两者却是意味深长。
关键词:学人 文学史 文学评论 中国小说史 资料 陈平原 鲁迅 体例 茅盾 批评 
藤野·鲁迅·增田涉——《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中译本序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6期75-76,共2页郭豫适 
一九八七年初,我收到来自日本的一包邮件,是伊藤漱平教授寄赠给我的一本新书,即伊藤漱平和中岛利郎合编、汲古书院一九八六年出版的《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这本印制装订十分豪华精美的书令我爱不释手,翻着翻着,我不只是感到满怀喜...
关键词:鲁迅 书院 名字 中国小说史略 文字 中译本 文化史 藤野 师弟 内山完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