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文化

作品数:224被引量:44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胡献忠卢春龙葛荃贝淡宁杨龙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讲好中国政治文化的故事?——论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被引量:3
《新闻界》2024年第4期48-60,86,共14页张健 宋玉生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KYCX23_321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时代青年中华民族认同的培育路径研究”(20BXW002);苏州大学重大培育项目“大国竞争视野下美国涉华舆论的热点与对策研究”(NH33720022)。
在划分出文化的外围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对讲好中国政治文化的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外围意指符号、外在直观事物、生活方式,它们具有较强传播性与渗透性,而多元文化的外围在现代性、西方化、人的情感本能层面上享有...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边缘策略 文化外围 
制度理念·比较优势·原则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维探赜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江秋飞 罗嗣亮 
2022年度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中山大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实现形式、比较优势和原则要求研究”(项目编号:SYSUW20220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新型民主的重要成果,这一民主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实践和中国政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彰显人民性的人民民主,是充分体现全面性和贯彻过程性的民主。全过程...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文化 人民至上 制度优势 
朝鲜王朝承政院制度的源流——以中国官制影响为中心的考察
《世界历史》2023年第6期50-63,157,158,共16页张澍 
承政院是朝鲜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具有王命出纳、国王近侍、参决机务、勾连行政部门等诸多职掌。其前身为高丽王朝中枢院承旨司,朝鲜王朝初期继承此制,经多次官制变革,至太宗五年(1405)确定为独立的正三品衙门,以知申事等六代言为长官,...
关键词:朝鲜王朝 承政院 中国官制 高丽官僚体系 中国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及其双重动力机制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23年第10期55-67,共13页卢春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19ZDA34);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
政治文化变迁有两种动力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既有外生动力机制的刺激,更有内生动力机制的推动,可以说,中国正是在明清以来的思想文化内生发展中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方现代文明,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政治文化 现代转型 内生动力机制 恰当性逻辑 
颜真卿《祭侄文稿》——儒家审美的不朽丰碑
《国际人才交流》2023年第8期53-53,共1页张建业 
我学习书法是从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开始,在以后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颜真卿的影响从未远离过,入心已深,挥之不去。《祭侄文稿》更是成为我精神清正的“充电器”。我以为,如果从中国政治文化之价值上衡量,它对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贡献...
关键词:多宝塔碑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兰亭集序》 学习书法 书法实践 中国政治文化 临摹 
历史政治学的进路与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8期138-142,共5页贺东航 
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党史学作为研究政党历史的学科,且是研究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历史,其与现实政治是密切联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是相关研究者不能回避的事实。但作为具有显著历史学特性的党史研究,也应注意运用理论分析工具,进而提出问题意识,抒发学术...
关键词:中国历史发展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学 中国政治文化 中国执政党 理论分析工具 政治学 学术关怀 
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及其双重动力机制
《新华文摘》2023年第16期11-14,共4页卢春龙 
自明清之际,中国政治文化面向现代的转型业已开始,时至今日,我们能够更为全面地看待自明清之际出现的现代转型。历史上没有一种新文化可以从一张白纸直接开始,新文化的诞生或者文化转型必须在一定基础上进行。为此,我们需要挖掘中国文...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转型 中国政治文化 体制束缚 观念史 转型动力 自我革新 明清之际 
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及其双重动力机制被引量: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20-34,共15页卢春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19ZDA34);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
政治文化变迁有两种动力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既有外生动力机制的刺激,更有内生动力机制的推动,可以说,中国正是在明清以来的思想文化内生发展中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方现代文明,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政治文化 现代转型 内生动力机制 恰当性逻辑 
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丰富高校思政课堂——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被引量:2
《中国高校科技》2023年第4期I0010-I0010,共1页胡际童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点课题“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YZR2012016)。
高校是智识传播与接受的重要阵地,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历史上多朝代的首都,其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对其进行挖掘和利用,使之以合适的方式进入到高校思政课堂中,是当下研究的重要现实性课题。由王易撰写的《传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堂 历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文化自信 中国政治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 智识 
比较历史政治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文化探析被引量:1
《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5期113-126,M0007,共15页卢春龙 严挺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34);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的研究成果。
西方政治学在考量中国政治文化相关问题时遭遇了众多的“例外”并因此陷入解释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西方政治学对历史方法的忽视和对现代化范式的迷思。这使得它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脱离了中国的历史长河,把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看作是西...
关键词:比较历史政治 中国政治文化 多元时间观 轴心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