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诗人

作品数:93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广奎张忠纲赵文薇刘奎高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圣者”到爱国诗人、人民诗人——冯至的杜甫想象
《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6期80-89,共10页廖秀芳 
冯至在抗战流亡中与杜甫发生共鸣,进而写诗作传称颂其为“圣者”。“圣者”在当时具有特殊性,其意在突出杜甫的超越性及对现代人的示范意义。50年代初冯至重写《杜甫传》,杜甫则由“圣者”转变为爱国诗人、人民诗人,诗人的主体性特征亦...
关键词:冯至 《杜甫传》 圣者 爱国诗人 人民诗人 《白发生黑丝》 
深深扎根大地的人民诗人——走进浙江金华艾青故居
《党建文汇(下半月)》2023年第8期57-57,共1页朱正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那深沉、真挚的情感流消在字里行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艾青的声名四海远扬,艾青的诗歌耳熟能详,其出生地——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也是那么令人神往。
关键词:艾青 浙江金华 浙江省金华市 金东区 畈田蒋 真挚的情感 出生地 一代人 
论杜甫诗歌的人民性被引量:1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67-73,共7页公道 王治涛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传承研究”(编号:2018BKS019)的部分成果;2022年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洛学研究”的前期成果。
不同时期,毛泽东对杜甫、杜诗有着不同的认识。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认为,杜诗之所以无用而存,在于其精,在于其内涵丰富、形式精致,有精神价值。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认为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这是毛泽东对杜诗所具有...
关键词:毛泽东 杜甫 杜诗 人民诗人 
贺敬之:为伟大时代放歌的人民诗人
《党史博览》2022年第4期55-57,共3页刘永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是几代人儿时课本里的记忆,虽然许多年过去了,都还能背上几句...
关键词:贺敬之 宝塔山 回延安 情感真挚 放歌 诗句 
“民族-人民”诗人的生成--马克思主义视野与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屈原研究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6期1-19,共19页唐文娟 
西北大学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计划”项目“抗战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研究”(项目编号20XNFH02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屈原研究,是"民族-人民"诗人屈原生成过程的重要节点。首先,在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中,正是经过郭沫若的推动,"民族诗人"屈原的形象才得以确立。其次,如将郭沫若的屈原研究置于国统区的思想语境中加以考察,则郭沫若...
关键词:郭沫若 屈原研究 “民族-人民”诗人 抗战时期 
战时中国的屈原纪念与文学镜像(1931—1949)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0-58,共9页高强 李永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709103);重庆市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20117)。
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英雄形象,屈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语境下,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热烈纪念。1930年代日寇入侵后愈发严峻的国家受难处境,促使人们重新识别、唤醒和激活了屈原在民族国家层面上的伟岸角色,并开启了新一轮的屈原纪念热潮...
关键词:战争 屈原纪念 爱国诗人 人民诗人 传统资源 文学镜像 
枝叶繁茂《格萨尔》
《西藏人文地理》2019年第3期54-55,共2页降边嘉措 
《格萨尔》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和木刻本保存和传播。藏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岭国每个人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格萨尔》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最忠诚的继承者和最热情的传播者,是...
关键词:《格萨尔》 人民艺术家 说唱艺人 人民诗人 传播者 木刻本 手抄本 创造者 
伟大的人民诗人——陶行知
《重庆陶研文史》2019年第1期10-11,共2页拱保罗 拱辰晖 
陶行知先生是讳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他又是伟大的人民诗人。陶行知先生以深厚的文化修养,以一颗拳拳跳动的赤子之心,用诗歌为武器抨击社会丑恶,反映民间疾苦,吹响民族战斗的号角。陶先生创建“诗的学校”,用诗歌为教材教育学生,推进“...
关键词:人民诗人 陶行知 人民教育家 文化修养 赤子之心 生活教育 思想觉悟 诗歌 
“人民诗人”杜甫及其《石壕吏》
《解放军文艺》2018年第6期97-102,共6页陈曦 
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年),杜甫四十八岁;标志着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已经进入到第四个年头。这一年.杜甫“一岁四行役”。是他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一年”(萧涤非《杜甫研究》);也正是在这一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
关键词:杜甫研究 《石壕吏》 人民诗人 安史之乱 诗歌创作 唐肃宗 唐帝国 萧涤非 
现代诗人节的确立与新诗人的诞生被引量:2
《江汉学术》2017年第1期59-66,共8页刘奎 
当下部分诗人依然以端午为诗人节,但其现代起源却被遗忘了。诗人节确立于抗战时期,从钩沉相关史料出发,在还原抗战时期诗人节诞生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抗战时期政党政治斗争的历史语境,可分析诗人节与抗战时期诗人形象的演变,进而探讨环绕...
关键词:诗人节 端午节 屈原 人民诗人 左翼文化 象征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