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作品数:33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洋装纠葛身份认同殖民风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齐鲁学刊》《艺术广角》《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战时中国的屈原纪念与文学镜像(1931—1949)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0-58,共9页高强 李永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709103);重庆市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20117)。
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英雄形象,屈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语境下,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热烈纪念。1930年代日寇入侵后愈发严峻的国家受难处境,促使人们重新识别、唤醒和激活了屈原在民族国家层面上的伟岸角色,并开启了新一轮的屈原纪念热潮...
关键词:战争 屈原纪念 爱国诗人 人民诗人 传统资源 文学镜像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历史剧的创演与症候——以《星星之火》《史红梅》《黄浦江激流》为例
《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71-79,共9页高强 
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题材剧目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星星之火》《史红梅》和《黄浦江激流》是在此语境下诞生的三部反映"五卅"运动的革命历史戏剧。中心人物的安排与成长幅度的把控是这三部戏剧创演过程中面对的一道左支右绌的难...
关键词:革命历史戏剧 “闲角闲文” 深入生活 真人真事 
国民文学论争:分裂的“后五四”与文艺改塑的先兆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129-135,174,共8页高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民族国家文学研究”(SWU1709103)。
1920年代中期,曾发生过一场小范围的"国民文学"论争,论争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传统与欧化、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上。郑伯奇、穆木天等不满于新文学过于强烈的欧化色彩,因而倡导国民文学,主张对本土和传统艺术资源进行汲取。钱玄同、林语堂则批...
关键词:国民文学 新文学 “后五四” 思想分裂 文艺改塑 
“盱衡内外之大势”与塑造“新国民”的窗口——《新青年》“国外大事记”“国内大事记”专栏研究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0年第2期144-152,共9页高强 
《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国外大事记”“国内大事记”专栏深切勾连着“五四”时期的思想潮涌。这两个专栏秉持《新青年》“盱衡内外之大势”的传媒策略,既报道国外的政局新貌,又报道国内的政潮风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各国造...
关键词:《新青年》 国外大事记 国内大事记 新国民 
1930年代上海的都市风貌与两性关系——以《现象》杂志为考察中心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40-46,共7页高强 
1930年代流行于上海市民阶层的《现象》杂志,其内容主要聚焦都市以及都市中的两性关系,其作者与读者群体又集中于当时上海的普通市民,因此,以《现象》杂志为考察中心,便能在"左翼"和"新感觉派"的框限之外发现关于1930年代上海都市风貌...
关键词:《现象》 上海 紊乱 都市风貌 异化 两性关系 
“原乡”实是他乡,他乡却为“梦乡”——以服饰书写为中心考察沈从文隐秘的身份渴求
《学术探索》2019年第11期151-156,共6页高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7094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709103)
在沈从文笔下,乡下人的着装总是朴素淡雅的,作者对这种服饰和穿着这种服饰的人满怀热爱。与乡下人的简朴着装不同,城里人总是一副时髦洋化的装扮,而这与他们的猥琐、庸碌、不真实又是互为一体的。城乡的不同服饰样貌实乃表征着沈从文隐...
关键词:沈从文 服饰 城乡 身份纠葛 
含混纠葛的“国民文学”论争与纷纭杂沓的“后五四”图景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71-79,共9页高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WU1709103)
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一批创造社作家和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之间,围绕着“国民文学”发生了一场论争。“国民文学”观提倡者既强调对本土与传统的艺术资源进行回望吸收,也强调用文学去描写时代动向、参与社会改造,还强调以一种志...
关键词:“国民文学”论争 “后五四” 国语的使命 时代的使命 文学本身的使命 思想分裂 文艺重塑 
两副风景与双重自我的纠葛——论创造社作家的日本风景书写
《临沂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106-111,共6页高强 
日本风景书写是深入认识创造社作家身份观念的全新窗口。一方面,创造社作家赋予了日本风景强烈的政治涵义,通过对日本风景的鄙弃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怨愤情绪,弥救饱受戕害的国族身份;另一方面,创造社作家也在日本风景背后发现了优异的日...
关键词:创造社 日本风景 文化自我 政治自我 身份认同 
《杀瓜》:犹豫不决的言说——以小说原著为比照的解读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84-87,共4页高强 
高则豪导演的影片《杀瓜》改编自董立勃的同名短篇小说,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别具匠心的改编。一方面,乡土底层社会善恶交织的复杂生态,使得小说中决绝的现实批判在电影中显得虚弱不堪;另一方面,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增添了对于社会规...
关键词:《杀瓜》 犹豫 现实批判 社会规矩 叙事伦理 
现代文人的日本风景书写与文化政治建构
《理论月刊》2019年第6期68-75,共8页高强 
在现代文人笔下,日本风景绝非简单的修辞性元素,而是文化政治观念的寄寓物。晚清文人习惯于给日本风景附会上浓浓的中国古典风景面影,他乡处处予人故乡之感,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固守的表征。之后的日本风景书写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是赋...
关键词:现代文人 日本风景 文化自我 政治自我 身份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