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学家

作品数:46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谢昭新赵茜马宝民李永平王晓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汉籍与汉学》《南方论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的“蛾眉”“断肠”诗语接受研究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1期146-155,共10页杨操 邱美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目录汇编与学术史考察》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D288。
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自《诗经》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继承性且复现率极高的典型意象和诗语,如松浦友久在研究唐代诗学时所论及的“断肠”“蛾眉”等典型诗语意象。学界从诗语使用得失来探讨诗歌作品的传统由来已久,...
关键词:松浦友久 中日古典诗歌 “蛾眉” “断肠” 接受 
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对古乐府、新乐府、歌行表现功能的研究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年第6期68-73,81,共7页杨操 邱美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目录汇编与学术史考察”(编号:20&ZD288)。
如何廓清乐府、新乐府、歌行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话题之一,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尝试以“对乐曲的联想、观察视点的第三人称化和场面的客体化、表现意图的未完结化”三大表现功能为基础来考察三者关系。从对乐曲的联想程...
关键词:松浦友久 古乐府 新乐府 歌行 表现功能 
日本汉学家泷川龟太郎对《史记》研究的贡献
《汉籍与汉学》2023年第2期69-83,共15页 刘桂兰(译) 刘城(译) 
在学界眼中,日本汉学家泷川龟太郎至少有三种形象。中国学界眼中的泷川,对《史记》的研究有贡献,但又因其研究多有谬误而常常受到质疑。日本学界眼中的泷川,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者都备受尊崇,泷川的《史记》版本更是取代了《史记...
关键词:泷川龟太郎 《史记》 贡献 《史记会注考证》 
论日本汉学家田仲一成对中国戏剧的研究
《四川戏剧》2023年第10期30-33,共4页田颖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戏曲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1771—1989)”(项目编号:19YJC760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日本的中国戏剧研究既有别于中国学者对本国戏剧史的探究,也不同于日本学者对西方戏剧文学的思考,而是兼具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学术研究特征。田仲一成是日本中国戏剧研究的著名汉学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田仲一成对中...
关键词:中国戏剧 田仲一成 研究 特征 意义 
近现代日本汉学家的中国体验及其叙事策略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4期138-144,共7页李海蓉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清末广东留日女学生与广东女性形象”(编号2022GZGJ277)的阶段性成果。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来华日本汉学家渐多,他们在中国游记中建构了“古代中国与现实中国”的对立模式。这些中国体验成为近现代日本汉学家中国观转变的重要契机,游记文本中呈现的“古代中国与现实中国”“中国与日本”的双重结构体现了...
关键词:汉学家 中国游记 中国叙事策略 东方主义 
“危言”原指正直的话
《文史博览》2023年第4期42-42,共1页许晖 
在今天的汉语语境中,“危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危言耸听”形容故意说吓人的话或口出惊人之语,目的是使人惊恐。不过,追溯“危言”一词的源头却发现,这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危言”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义项呢?“危”...
关键词:日本汉学家 褒义词 惊人之语 汉语语境 常用字 白川静 贬义词 造字原理 
日本汉学家后藤朝太郎眼中的中国庭园景观
《国际汉学》2023年第1期122-122,共1页王晓丹 
后藤朝太郎是20世纪初日本学界著名的“中国通”,其研究领域涵盖文字学、人类学、艺术学、历史学、心理学和文学等,被学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曾来往中国五十多次,在北京寓居多年。1928年,后藤朝太郎以旅行者的视野,写下《中...
关键词:庭园景观 后藤 旅行者 心理学 中国通 日本学界 百科全书 文字学 
馆森鸿《似而非笔》解题与译注
《人文论丛》2022年第2期43-92,共50页邓红 宗昊南 
一、缘起章太炎(1869—1936,字枚叔,后改为炳麟)先生曾三次亲履日本。第一次为1899年6月14日至1899年8月18日。第二次为1902年2月至1902年7月。第三次为1906年6月至1911年11月。三次访日,为章太炎人生最重要的履历,给他的思想打下了深...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章太炎 全文翻译 日本汉学家 原始记录 日本汉学界 
日本汉学家“他者化”中国的路向与逻辑——以津田左右吉、内藤湖南、服部宇之吉为例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22年第5期111-120,159,共11页张士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孔子书写的现代性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BWW018);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8);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20YXCC08)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日本汉学家在他者与自我的辩证关系中,对内在化于日本文化范畴的中国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价值重估,并以“他者化”中国为手段,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确证。其主要路向有三:剥离、继承、取代。代表性案例有三:津田左右吉在日本文化构成...
关键词:日本汉学 中国文化 文化中心移动说 孔子教 
罗振玉与明治末期的东京
《美术大观》2022年第6期44-48,共5页 范丽雅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科研号JSPS科研费26580023)成果一部分。
辛亥革命后,罗振玉携带家眷东渡日本,避居京都,而后他精力旺盛地投入了文物资料的影印出版活动。但罗在避居京都之前曾多次因公访日,在短时期内,与东京地区的汉学家、鉴藏家、书法篆刻家及出版商也有过亲密交流,并影印出版过珍藏的金石...
关键词:罗振玉 明治末期 日本汉学家 敦煌学 吉金文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