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习

作品数:55被引量:1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汪帅东阚军蓝勇李贵连施峥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林》《新文学史料》《东北亚外语研究》《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曾志灵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D18CWW0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22GZGJ277)。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
关键词:岭东同文学堂 丘逢甲 东亚同文会 清末新式学堂 日本教习 
问道东瀛——清末民国时期美术专业学生赴日“留学潮”探析被引量:1
《荣宝斋》2023年第11期154-171,共18页傅怡静 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留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成果。
中国的第一次“留学潮”伴随着二十世纪初的民族觉醒与社会变革,美术专业的留学生也是其中波澜壮阔的浪花一朵,他们第一站问道东瀛,一段时期里接踵东赴,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既特殊又普遍的存在、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现象。这种现象的...
关键词:美术专业留日学生 日本教习 留学潮 
清末日本教习补遗与式微因由考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4期114-124,共11页孙长亮 孙瑛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末女子教育策略研究”(20BZS079)。
日本教习是近代中国教育体系建构过程中应时出现的特殊群体,自1902年开始正式受聘清国,至辛亥革命爆发、满清覆灭历经十余载,渡清人数达至千人以上。他们在中国尚处萌芽期的蒙养院,各类初、中、高等学堂从事教育活动,教授多门近代科目,...
关键词:日本教习 人数补遗 离清因由 
清末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在华教育活动述论
《近代中国》2021年第2期395-415,共21页黄洁萍 
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度一般项目“清末日本对华教育活动研究”(项目号:17BZS0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地聘请了大量日本教习,其中,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的活动较为突出。汪向荣统计,清末来华教习中,出身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者(约45人)占总人数的1/14,约占大学、师范毕业生的1/4。^(①)日本学者稻叶继雄探讨东京...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校 师范毕业生 日本教习 甲午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清末 东京 
浅论清末河南的日语教育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01-104,共4页金珽实 
清末新政时期,根据政府的教育改革政策,河南推进了设立小学、中学、高级学堂以及日本留学和招聘日本教习等各种教育近代化措施。其中,河南的日语教育由日本教习三宅喜代太开始,随着赴日留学的扩大而发展起来。此外,留日学生的归国及在...
关键词:清末新政时期 河南 日本教习 留学生 日语教育 
清末浙江武备学堂聘请日本军事教习之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4-101,共8页胡梦颖 赫飞 
继1898—1899年张之洞和刘坤一在两湖和两江聘请日本军事教习后,浙江武备学堂于1899年9月迎来了所聘第一任日本军事教习斋藤季治郎,直至1907年5月学堂关闭,前后共聘请8名日本军事教习,从时间上看走在全国各省之先,从数量上看所聘教习亦...
关键词:浙江武备学堂 日本教习 斋藤季治郎 三宅缝造 
晚清时期西方警察制度对近代中国警政的影响被引量:2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李丹阳 
北京警察学院2019年度院级课题(2019KYB16)。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1911年清末"新政"结束为终点,对这一时期的晚清警政进行研究发现:西方警察制度的"强行植入",日本近代警政与晚清中国"以日为师"观念的形成,改良思想家对西方警政模式的宣传及实践推动了清末警政的萌芽及发展,而...
关键词:警察制度 租界 日本教习 改良思想家 
鲁迅、夏丐尊与日本教习关系考——以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时期为中心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2期51-57,共7页孙立春 项婉倩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后,鼓励开设新式学堂。由于能够传授新知识的师资不足,各新式学堂都聘请了大量的外籍教师,其中日本人最多,他们被称作“日本教习”。1906年筹建、1907年开始招生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也不例外,先后聘请了10位左右的...
关键词:日本教习 师范学堂 浙江 鲁迅 新式学堂 中小学校长 外籍教师 年轻教师 
晚清日本教习新论被引量:2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汪帅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学’体系建构与中国的东方学研究"(14ZDB083)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教习作为晚清西学的变向持有者,通过来华执教将西学转输中国,迅速优化了中国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们在中国培养日语人才与发展新式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从晚清日语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的过程来看,延请日本教...
关键词:晚清 日本教习 日语人才 新式教育 培养机制 
清末来滇日本教习河合绢吉与云南教育的近代化被引量:1
《昭通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98-102,共5页董科 
河合绢吉是晚清受云南地方政府雇佣赴昆明的日本教习之一,他于1906年2月至1907年12月在昆明任教近两年,著有主要介绍昆明,并提及云南全省的著作《昆明》。结束在滇的任期返日后,河合绢吉在多所中学任校长,并著有诸多关于汉文学的著作。...
关键词:河合绢吉 日本教习 清末 《昆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