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

作品数:70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辉刘卫宁石大建孙艳京樊培绪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夏文《黄石公三略》注文引儒家典籍考被引量:1
《西夏研究》2023年第4期25-30,共6页王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夏译汉籍汇纂通考及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20VJXT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夏文《黄石公三略》的注文中,有27条注文引用了儒家《左传》《周易》《周礼》《孝经》《诗经》《论语》,以及《孟子》中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引文中的内容与汉文儒家典籍中相应内容的比勘,可以发现,除却部分晦涩抽象的内容,夏译者翻译...
关键词:西夏文 《黄石公三略》 儒经 
从书籍史的角度看汉代儒经的制作、流通与阅读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1-44,共4页牛志强 
经,本意为织布机的纵线,织布时纵线不变,引申为恒常之意,儒经指蕴藏儒家恒久至道的文字著作。儒经中的仁义思想成为汉代士人反思秦政的有力武器,自武帝起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文本载体。儒经的制作、流通、阅读贯穿整个汉代。制作儒经的...
关键词:汉代儒经 书籍史 制作 传播流通 阅读 
儒经谚解汉字词词汇特征考察
《中国朝鲜语文》2022年第4期48-58,共11页崔雪花 金光洙 
训民正音创制以来,各种书籍的谚解工作便随之开展。《小学谚解》与《论语谚解》是儒教经典的代表性谚解(汉文译成朝鲜文)文献。《小学》被16世纪朝鲜士大夫视为“修身”之根本,因此被誉为儒学入门经典,而《论语》则是儒教经书-四书中最...
关键词:儒经谚解 汉字词词汇 语言特征 
儒家君主观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以儒经译文为中心
《国际汉学》2022年第2期19-24,M0004,共7页 
耶稣会传教士们通过翻译儒经向欧洲介绍了中国具有的不一样的君主形象。他们的初衷是通过研究中国价值观和历史观来传播基督宗教,然而他们的翻译手法基本是建立在基督宗教价值观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一些耶稣会士引入孟子的革命观等概...
关键词:耶稣会士 儒经 儒家君主观 法国大革命 中国学 
明代儒经学术与科举制衡作用下的儒家类丛书编纂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2-41,共10页王玉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大文学视域下的明代举业用书研究”(18XZW007)。
明代儒家类丛书的编纂大体经历了明初汇纂注疏、正嘉自抒议论、隆万浅说评点、启祯儒经新说四个阶段。明代科举制度、科举的主试文体、举业文风等都影响着儒家类丛书的编纂,使其形成了重视群经总义、注重指导举业文章、遵从规定注本等...
关键词:儒家丛书编纂 明代 儒经学术 科举制度 
论《文心雕龙》艺术和谐观的实现方式及其对儒经的依立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76-85,共10页朱供罗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心雕龙》‘依经立义’研究”(项目号:16XZW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昆明学院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研究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文心雕龙》艺术和谐观可用“弥纶一篇,杂而不越”一语来概括,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镕裁》《章句》《附会》等篇体现出的篇章整体和谐理论;二、《声律》篇论述的声律和谐理论。篇章整体和谐有六种实现方式:“改韵从调,节文辞气”“...
关键词:《文心雕龙》 艺术和谐观 儒家经典 依经立义 
儒经义疏体在隋代的发展及其成因探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38-43,128,共7页吕玲娣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六朝儒家经典义疏体式的形成与发展”(SK2018A0285)。
儒经义疏体发展到隋代,在训释体式、内容和方法上大体上承袭了南北朝儒经义疏体,但也发展了一些新的训释特征,如科判序文章段,说明经文无义例,标明经文、传文的起止,征引典籍以疏解序文等。这些新训释特征的形成不仅受到南北朝佛经注疏...
关键词:儒经 义疏体 隋代 发展 成因 
儒经翻译影响下的海外儒学传播——以芬格莱特儒学研究及其传承为个案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170-180,共11页李玉良 
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重点项目“西方当代政治哲学马儒学译介中的社群主义研究”(20BYYJ01)的阶段性成果。
儒家在西方的传播有两种重要的方式:一是翻译,这是传播的基础也是起始;二是翻译基础上的儒学研究,这是西方对儒家的进一步阐释与利用。从传播效果看,作为儒家传播基础的翻译深受西方宗教哲学的影响,把儒家观念通过西方哲学概念纳入西方...
关键词:儒经翻译 传播 西哲化 世界化 
中国故事的深度叙述与文化软实力的话语形塑——晚清蒙学教科书中国家故事叙述的个案考察
《社科纵横》2020年第8期116-122,共7页金萍 
当代如何超越西方话语表征体系所出现的困境和局限,探索中国本土的故事叙述路径,形塑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话语能力业已成为官方、学界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现实性议题。本文用“以古为新”的视阈,基于跨文化和历史话语的分析视角,将1897年国人...
关键词:中国故事的深度叙述 中华文化软实力 话语形塑 历史意识 “儒经话语”视角 
论西汉灾异思想与儒经之结合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91-95,共5页张以品 
西汉时期,儒学逐渐开始发展并且逐步占据了社会思想的主导地位。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活跃于政坛上的儒生便开始借五经言灾异从而参与政事,儒生们将灾异一说与《诗》《书》《礼》《易》《春秋》相结合进行阐述,融入阴阳五行等学说,借儒...
关键词:灾异说 儒学 五经 阴阳五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