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作品数:762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正斌刘东阎愈新袁宙飞刘力更多>>
相关机构:邢台供电公司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民政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得失塞翁马 襟怀孺子牛
《民主》2024年第12期1-1,共1页
2024年是叶圣陶诞辰130周年。“人无百年不灭之形,而有千年不朽之心。”叶圣陶一生追求真理,献身教育;热爱文化,传承文明。他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文学作品流传广泛,编辑思想更是被誉为“躬耕书田,乐为他人做嫁衣”的典范。
关键词:文学作品 传承文明 叶圣陶 编辑 孺子牛 献身教育 追求真理 
教育家襟怀,孺子牛本色:涵育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学校实践探微
《学校管理》2024年第5期15-19,共5页范桢 
涵育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学校实践有两条路径。首先是理性的、概念的、思辨的,以教育家襟怀,怀抱涵育教师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追求,唤醒新时代教书育人教师的精气神。其次是感性的、形象的、实证的,以孺子牛本色,积跬致远教师教育家精神的躬...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学校实践 教师队伍建设 
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躬耕教坛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9期6-8,共3页苏伟毅 
教育不是一项迅速出炉的制造,而是一个慢耕细作的培养过程。农民躬耕土地,收获了庄稼;老师躬耕教坛,培育了人才。我的求学与工作生涯,心向教育,矢志不渝,筚路蓝缕,默默奉献。
关键词:拓荒牛 躬耕 教坛 矢志不渝 教育 
精神密码
《上海支部生活》2024年第9期1-1,共1页毕涟漪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著名作家路遥写的这句名言,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牛是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象征,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期待。“三牛精神”就是指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
关键词:路遥 拓荒牛 精神密码 吃苦耐劳 为民服务 孺子牛 无私奉献 开拓进取 
霍玉山:实干为民的“电力孺子牛”
《民心》2024年第9期40-40,共1页卢新 刘倩(审核) 李博(审核) 
近日,国网丹东凤城市供电公司大堡乡供电所所长霍玉山获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霍玉山被大家称为电力战线的“孺子牛”,20年来始终扎根基层,从抄表员、外线工、安全员一直到基层供电所所长,凤城市的大街小巷、...
关键词:供电所所长 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 基层供电所 大堡乡 凤城市 安全员 守护者 
周国富:甘为孺子牛的老兵
《乡镇论坛》2024年第24期42-42,共1页张恩榜 于昌议 马吉成 
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有这样一位老兵,他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默默为人民服务的处事态度,为村里的基层建设、便民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谱写了一首首退役:军人的赞歌。他,就是夹信子镇七一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周国富。积极带领开展...
关键词:村党支部书记 培养教育 周国富 处事态度 便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思想素质 宝清县 
花甲作家申平 小小说的“领头羊”,大课堂的“孺子牛”
《中国老年》2024年第12期15-16,共2页白雪 
退休开创大课堂,竟成为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没想到能够在申老师这里重新发现小小说的魅力。”学员口中的申老师就是小小说领域最高奖“金麻雀奖”得主申平。这些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发表了4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特别在动物小小说创...
关键词:作品评选 小小说 文学作品 《小说选刊》 文化名片 冰心儿童图书奖 微型小说 孺子牛 
马识途:老马识途 初心如磐
《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5期10-11,共2页刘江伟 
2024年元旦刚过,马识途迎来了110岁生日。天寿之年,世所少见,远亲近邻、友朋故交的问候纷至查来。不过,祝福皆收,过寿则免。“不做生,不接访,不收礼”,这是马识途老早给自己定的规矩。生日这一天悉如平常。马识途穿着淡绿色夹克,跟几个...
关键词:马识途 谈诗 远亲近邻 孺子牛 
“孺子牛”是什么牛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适读)》2024年第5期43-43,共1页
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受人喜爱的一种动物。它总是在田间地头,勤勤悬愿、任劳任怨地耕种。而且牛的性情非常温顺,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忠实的伙伴。关于牛的比喻有很多,比如我们常用老黄牛来比喻老老实实、蜕业业工作的人;用拓荒牛来比喻...
关键词:拓荒牛 比喻 任劳任怨 我国传统文化 勇于创新 
“孺子牛”倪文蔚
《党课》2024年第10期100-102,共3页马军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王安石有诗赞曰:“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因此,人们常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鞠躬尽痒、死而后已的人比喻为“孺子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甘做“孺...
关键词:倪文蔚 晚清时期 代不乏人 为民服务 王安石 中华文化 无私奉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